时间:2025-06-26 03:43:33
1、填空题 一定温度下,将2mol A和2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体积为2 L的某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xC(g)+2D(g),
<0,2min 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生成了0.8 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 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X的值等于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升高温度时K值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3)A物质的转化率为_________。
(4)若维持温度不变,在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3mol C和3mol D,欲使达到新的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同,则至少应再充入B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达新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为n(A)=_________mol。
参考答案:(1)2
(2)0.5;减小
(3)60%
(4)3;2.6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一定条件下,在N2+3H22NH3的化平衡体系中,N2、H2、NH3的浓度分别为
,若起始时NH3有最大浓度,则起始时N2的浓度为(?)
A.0
B.3.2
C.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2(g)+3B2(g)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图示可得出的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时,AB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c>b>a
B.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C.若T2>T1,则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a点的化学平衡常数小于c点的化学平衡常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b、c三点起始B2物质的量依次增大,所以平衡时AB3物质的量依次增大、A2转化率依次增大,A正确、B错误;若T2>T1,T2平衡时AB3体积分数大,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错误;a、c两点B2起始物质的量相同,温度相同,化学平衡常数相同,D错误。
点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增大某一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产量增大,另一反应物转化率提高。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 满足下列图象,根据图象判断四种关系正确的是
A.m+n>p+q,正反应吸热
B.m+n<p+q, 正反应放热
C.m+n>p+q,正反应放热
D.m+n<p+q, 正反应吸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图像可知,T2时首先达到平衡状态,则T2>T1,但温度越高,生成物C的含量越低,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方应是放热反应;同样分析可知,压强越大,A的转化率越高,这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方应是体积减小的,即m+n>p+q,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解题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该类试题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析有关图像时应该注意:一、ν-t 图像或 c-t 图像:1.ν-t 图像:分清正逆反应,分清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二、平衡图像 1.出现拐点的图像:分析依据“先拐先平”。在转化率-时间图像或物质的百分含量-时间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代表温度高或压强大或使用合适的催化剂等)。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A(g)+2B(g)3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A.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C
B.当3v(B)正="2" v(C)逆
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变,注意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
A、同为正反应速率,故错;CD、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故容器内的压强、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一直不变,故错。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化学平衡的特征,只有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才能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依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