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6 01:55:00
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SO4?5H2O放置于空气中,由蓝色晶体变为无色粉末,发生物理变化
B.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C.84消毒液、KMnO4、酒精、双氧水都能杀菌消毒,消毒原理相同,都利用了强氧化性
D.汽车尾气含有少量氮的氧化物,既能造成光化学烟雾,也能造成酸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CuSO4?5H2O蓝色晶体变为无色粉末,发生了CuSO4?5H2O= CuSO4+5H2O,为化学反应,错误;B、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错误;C、酒精消毒不是利用强氧化性,其原理是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错误;D、氮的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形成光化学烟雾,氮的氧化物与氧气、水反应最终转化为HNO3,能形成酸雨,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陈述I、II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陈述I | 陈述II |
| A |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浓硝酸均不反应 | 可用铁槽车密封运送浓硫酸、浓硝酸 |
| B | H2O2、SO2都能使酸性KMnO4褪色 | H2O2表现还原性,SO2表现漂白性 |
| C | Al有还原性 | 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金属Mn |
| D |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铁粉变红褐色 | 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2O3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常温下铁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阻止了铝反应的进行,错误;B、H2O2、SO2都能使酸性KMnO4褪色,二者都表现还原性,错误;C、铝具有还原性,常用来冶炼金属,正确;D、水蒸气与铁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错误,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的最高正价在数值上等于它所在的族序数
B.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难失去电子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
D.酸性:H2SO4>H2SiO3>H2CO3
参考答案:A、大多数元素的最高正价在数值上等于它所在的族序数,但是氟元素只有负价没有正价,氧元素没有最高正价,故A错误;
B、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核内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强,越难失去电子,故B正确;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但是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没有递变规律,故C错误;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C、Si的非金属性顺序:C>Si,所以酸性:H2SiO3<H2CO3,二者均是弱酸,但是硫酸是强酸,故酸性顺序为H2SO4>H2CO3>H2SiO3,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SO2、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B.NH4HCO3晶体、固体I2受热均能变成气体
C.S与Fe、Cu反应均生成低价态硫化物
D.ClO- S2-、H+均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二氧化硫漂白是和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氯气漂白靠的是强氧化性漂白;B.NH4HCO3晶体受热分解是化学反应;固体I2受热变成气体,是物理变化;
D.ClO-和S2-,发生氧化还原在溶液中不共存;ClO-和H+是因为生成弱电解质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
本题难度:简单
5、推断题 X、Y、Z、W、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画出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
(2)Z 和W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它们之间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Z2Y2中阴离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4)在同周期元素中,R元素及与其相邻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R元素同周期且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W的单质、石墨和二氧化钛(TiO2)按比例混合,高温下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都是新型陶瓷材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略”
(2)NaOH;Al(OH)3+OH-==AlO2-+2H2O
(3) O22-
(4)P﹥S﹥Cl;氯或Cl?
(5)4Al+3C+3TiO2
2Al2O3+3Ti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