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5 23:36:06
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溶于水显酸性
B.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可得原硅酸
C.因为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硅酸酸性比碳酸强
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不溶于任何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剖析: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性氧化物和强碱反应,但不与水反应.除此之外它的特殊反应还有:制玻璃时与纯碱或石灰石反应、能与氢氟酸反应(玻璃被腐蚀).但是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只能说明二氧化碳易挥发,不能说明硅酸酸性比碳酸强.由硅酸酸性比碳酸弱的规律可知,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可得原硅酸是符合强酸制弱酸的规律的.
规律总结:涉及二氧化硅的还可以考查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二氧化硅与碳单质的反应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各组原子中能以离子键形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A.10与19
B.6与16
C.11与17
D.14与8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形成离子键的元素是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根据题中所给的原子序数可知,C中两个元素是Na和F,因此可以通过离子键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所以选C。
考点:化学键
点评:离子键:由阴阳离子形成的强烈的静电作用,构成的元素是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共价键: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强烈的静电作用,构成的元素是非金属和非金属或者不活泼的金属与非金属。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因素中,与气体体积的大小关系不大的是
A.气体的分子数
B.温度
C.压强
D.分子大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有微粒数目、分子本身大小以及分子间的距离.温度、压强决定气体分子间距.
解答: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有微粒数目、分子本身大小以及分子间的距离等因素,温度、压强决定气体分子间距.对于气体来说,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分子本身可以忽略不计.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气体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在同温同压下,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相等,与气体的种类无关,影响气体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是气体的分子数.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无毒,但丢弃在环境中,会造成环境污染
B.二氧化硫可用于制作馊头的增白剂
C.加酶洗衣粉,为增强其去污能力,使用前用沸水溶解
D.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燃料,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A、聚乙烯无毒,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并且自然界几乎没有能够消化塑料的细菌和酶,难以对其生物降解,会造成白色污染;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以结合有机色素形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但SO2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解于人体的血液和其他黏性液.会导致炎症、支气管炎、肺气肿、眼结膜炎症等.同时还会使青少年的免疫力降低,抗病能力变弱;
C、加酶洗衣粉的pH值一般不大于10,在水温45~60℃时,能充分发挥洗涤作用;水温高于60℃时,碱性蛋白酶要失去活力;水温低于15℃时,酶的活性迅速下降,影响洗涤效果.低于40℃时,则酶作用缓慢,但不易被破坏而失活.因此,加入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最佳洗涤温度是40~50℃;
D、根据低碳经济的概念分析即可.低碳经济就是指通过开发新能源,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用天然气代替煤主要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
解答:A、聚乙烯无毒但难于降解,会造成环境污染,故A正确;
B、二氧化硫虽然具有漂白性,但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故B错误;
C、沸水中,温度高会破坏酶的生理活性,减弱洗涤效果,故C错误;
D、少用煤作燃料,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天然气燃烧充分,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改善了大气质量,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燃料,主要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与人类生活、生产、环境密切相关几种化学应用和危害处理.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铁和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微热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质量为a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微热并充分振蒎后,仍剩余金属bg,则
A.a可能等于b
B.a一定等于b
C.a可能大于b
D.a一定大于b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