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5 23:19:47
1、简答题 (14分)
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是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的主要措施。
(1)含氰废水中的CN-有剧毒。
①CN-中C元素显+2价, N元素显-3价,用原子结构解释N元素显负价的原因是?,共用电子对偏向N原子,N元素显负价。
②在微生物的作用下,CN-能够被氧气氧化成HCO3-,同时生成NH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含乙酸钠和对氯酚(
)的废水可以利用微生物电池除去,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B是电池的?极(填“正”或“负”);②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电渗析法处理厨房垃圾发酵液,同时得到乳酸的原理如下图所示(图中“HA”表示乳酸分子,A- 表示乳酸根离子)。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简述浓缩室中得到浓乳酸的原理:?。
③ 电解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可控制阳极室的pH约为6-8,此时进入浓缩室的OH-可忽略不计。400mL 10 g?L-1乳酸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浓度上升为145 g?L-1(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阴极上产生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L。(乳酸的摩尔质量为90 g? mol-1)
参考答案:(14分)
(1)①C和N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同周期),核电荷数C小于N,原子半径C大于N(吸引电子能力C弱于N)
注:以递变规律的方式表述也给分。如“C和N同周期,C在N的左边。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
② 2CN-+ 4H2O + O2
?2HCO3- + 2NH3
(2)①负;②Cl-
-OH + 2e- + H+ ="=="
-OH + Cl-
(3)①4OH--4e-="==" 2H2O+O2↑
② 阳极OH-放电,c(H+)增大,H+从阳极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浓缩室(1分);A-通过阴离子交换膜从阴极进入浓缩室(1分),H+ +A- ="==" HA,乳酸浓度增大。
③ 6.72
本题解析:(1)①C和N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C小于N,原子半径C大于N,所以N吸引电子的能力强于C,表现为负价;
②,CN-能够被氧气氧化成HCO3-,同时生成NH3,根据所给反应物和生成物判断反应物中应有水参与,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N-+ 4H2O + O2
?2HCO3- + 2NH3
(2)①HCO3-中C为+4价,CH3COO-中C平均为0价,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所以B极为负极;
②A极发生还原反应,对氯苯酚结合氢离子生成苯酚和氯离子,电极反应式为Cl-
-OH + 2e- + H+ ="=="
-OH + Cl-
(3)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如图所示,装置B部分盛有1 L?2 mol/L Na2SO4溶液,装置A部分盛有1 L?2 mol/L?AgNO3溶液。通电后,湿润的KI淀粉试纸的C端变蓝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
⑴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在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⑶室温下,若从电解开始到时间为T时,A、B装置中共收集到气体0.168L(标准状况),若电解过程中无其它副反应发生,且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在时间T时,A溶液的c(H+)为?。
参考答案:⑴4AgNO3?+? 2H2O?
?4Ag?+? O2↑+? 4HNO3;⑵石墨电极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电极周围溶液变蓝,一段时间后U形管下面有蓝色沉淀产生;⑶0.0100mol·
。
本题解析:由湿润的KI淀粉试纸的C端变蓝色,可知在C端I-被氧化成I2,即C端为阳极,进而得到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由此得A装置中Fe棒为阴极,Pt为阳极,则A中电解的总反应式为:4AgNO3?+? 2H2O?
?4Ag?+? O2↑+? 4HNO3。B装置中Cu棒为阳极,由此得到B中的现象为石墨电极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电极周围溶液变蓝,一段时间后U形管下面有蓝色沉淀产生,A、B装置收集的气体分别是O2和H2,有电子守恒得,n(O2)=
n(H2),所以,n(O2)=
×
=0.0025mol,由A总反应得n(HNO3)= 4n(O2)=0.0100mol,故c(H+)=
=0.0100mol·
。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中均盛放100ml0.1mol/L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当电路中通过0.01电子时,甲池中的______棒上析出Cu,其质量为______g.
②在乙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2)若两池中均盛放100ml0.1mol/LNaCl溶液.
①写出甲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②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③当电路通过0.01mol电子时,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常温下乙池溶液的pH=______.
参考答案:(1)甲池为原电池装置,Fe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C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乙装置为电解装置,根据电子移动的方向可知C为阳极,Fe为阴极,阳极反应为4OH-=O2↑+H2O+4e-,阴极反应为Cu2++2e-=Cu,
①当电路中通过0.01电子时,甲池中的C棒上析出铜,物质的量为0.005mol,质量为0.005mmol×64g/mol=0.32g,故答案为:碳;0.32;
②由以上分析可知,在乙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4OH-=O2↑+H2O+4e-,故答案为:4OH-=O2↑+H2O+4e-;
(2)若两池中均盛放100ml0.1mol/L NaCl溶液,则甲池发生金属的腐蚀,正极为2H2O+O2+4e-4OH-,负极为为Fe-2e-=Fe2+,乙池为电解食盐水装置,阳极反应为O2+4e-+2H2O═4OH-,阴极反应为2H++2e-=H2↑,
①由以上分析可知,甲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故答案为:2H2O+O2+4e-4OH-;
②氯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氯离子、氢氧根离子、钠离子、氢离子,氯离子的放电能力大于氢氧根离子,氢离子的放电能力大于钠离子,所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氯气、氢气、氢氧化钠,总反应式为2Cl-+2H2O通电.2OH-+H2+Cl2,
故答案为:2Cl-+2H2O通电.2OH-+H2↑+Cl2↑;
③当电路通过0.01mol电子时,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乙池中c(OH-)=0.01mol0.1L=0.1mol/L,常温下乙池溶液的pH=13,
故答案为:1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装置能构成电解池的是(烧杯中盛有相应的溶液)()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电解池在组成上必须有电源、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必须形成闭合的电路。B无电源,C、D无电解质溶液,三者均不符合电解池在组成上的条件。A装置符合电解池在组成上的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 0.1mol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
A.0.1mol
B.0.2mol
C.0.3mol
D.0.4mo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要想让电解后的电解质复原,则遵循的原则是:出什么加什么,加入 Cu(OH)2后溶液与电解前相同,则铜离子和氢氧根放电。
Cu(OH)2从组成上可看成CuO?H2O,溶液中加入0.1 mol Cu(OH)2后,溶液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这说明电解生成了0.1 mol 氧化铜,并消耗0.1 mol H2O。由电解的总反应式可知:
2H2O+2CuSO4
2Cu+O2↑+2H2SO4 转移电子
2mol 4mol
0.1mol 0.2mol
2H2O
2H2↑+O2↑ 转移电子
2mol 4mol
0.1mol 0.2mol
所以电解过程中共转移电子为0.2mol+0.2mol=0.4 mol,答案选D。
考点:考查电解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综合性强,贴近高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明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先根据原子守恒计算析出铜单质的物质的量,再根据铜与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该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出电解分为2个阶段。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