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弱电解质电离平衡》高频试题特训(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1-02-18 06:59: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14分)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工业合成氨的模拟研究,反应的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0。在lL密闭容器中加入0.1 mol N2和0.3mol H2,实验①、②、③中c(N2)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实验②从初始到平衡的过程中,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__________________;与实验①相比,实验②和实验③所改变的实验条件分别为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E.使用催化剂
(2)已知NO2与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
①T℃时,将0.40 mol NO2气体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中c(N2O4)="0.05" mol/L,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N2O4在较高温度下难以稳定存在,易转化为NO2,若升高温度,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将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向绝热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O2,某时间段内正反应速率随时问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Δt1=Δt2时,N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 b~c段
(3)25℃时,将amol/L的氨水与b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恰好显中性,则a______b。 (填“>”、“<”或“=”);用a、b表示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4分)(1)0.008mol/(L·min)(2分);E(1分);C(1分)
(2)①5L/mol(2分) ②减小(2分),③C(2分);
(3)>(2分) (2分)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实验②从初始到平衡的过程中,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N2)=(0.1mol/L-0.06mol/L)÷10min=0.004mol/(L·min),由于v(NH3):v(N2)=2:1,所以v(NH3)="2" v(N2)=0.008mol /(L·min);与实验①相比,实验②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短,反应速率快,而物质的平衡浓度没有变化,说明平衡没有发生移动,则所改变的实验条件是加入催化剂,选项是E;而实验③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短,反应速率快,而物质N2的平衡浓度比①高,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改变的实验条件是升高温度,选项是C;(2)已知NO2与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 N2O4(g)。①T℃时,将0.40 mol NO2气体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在反应开始时c(NO2)=0.20mol/L.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中c(N2O4)="0.05" mol/L,根据方程式中物质反应的关系可知,消耗?c(NO2)=0.10mol/L.,所以c(NO2)(ph)=0.10mol/L.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mol/L);②已知N2O4在较高温度下难以稳定存在,易转化为NO2,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将减小;③A.根据图像可知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说明反应正向进行,反应在c点时显示的速率最大,但此时反应可能处于平衡状态,也可能未达到判断,延长不能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错误;B.由于反应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的,所以反应物的浓度会逐渐减小,当达到平衡时达到最小值,所以反应物浓度:a点大于b点,错误;C.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Δt1=Δt2时,温度在b~c段高于a~b段,因为温度对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的影响,所以N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 b~c段,正确。(3)25℃时,将amol/L的氨水与b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若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反应恰好产生NH4Cl,该盐是强酸弱碱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若反应后溶液恰好显中性,则氨水应该稍微过量,所以a>b;NH3·H2ONH4++OH-;当达到电离平衡时c(NH3·H2O)=(a-b)mol/L,c(OH-)=10-7mol/L,所以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物质的电离平衡产生的表达式的书写的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20℃时,H2S的饱和溶液浓度约为0.1mol/L,其电离方程式为:
第一步H2S H++HS-;
第二步HS-H++S2-。若要使该溶液的c(H+)增大的同时,c(S2-)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
①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②加入适量的水;③通入适量的SO2;④加入适量硫酸铜固体;
⑤加入少量盐酸
[?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
D.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溶液:①CH3COOH溶液、②NaOH溶液、③CH3COONa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的pH:②>③>①
B.水电离出的c(OH-):③>①>②
C.②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a+)+c(H-)=c(OH-)+c(CH3COO-)
D.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CH3COOH)+c(CH3COO)=0.1mol/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一元酸HA是弱酸的是
A.中和一定的NaOH溶液,需消耗与NaOH等物质的量的HA
B.将pH=4的HA溶液稀释10倍,溶液pH小于5
C.将pH=2的HA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D.将0.1mol/L的HA溶液与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用实验证明某酸为弱酸,可从下列四个方面进行:(1)利用弱电解质不能全部电离;(2)用电离平衡移动原理,即在外界条件发生时发生移动;(3)综合利用强酸制备弱酸以及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4)利用盐类水解。
A.酸碱中和滴定的终点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中和滴定的终点不一定为中性;
B.将pH=4的HA溶液稀释10倍,溶液pH小于5,说明酸HA并未完全电离;
C.将pH=2的HA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酸性。根据规律:酸碱等体积混合pH相加得14,谁弱谁过量,谁弱显谁性,溶液显酸性,酸为弱酸;
D.一元酸碱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溶液显碱性,说明为强碱弱酸盐,酸为弱酸。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10分)
Ⅰ、A物质的化学式为M(OH)2,将其溶于水制成稀溶液,该溶液呈中性,在溶液中存在:
M2+ + 2OH-?M(OH)2?2H+ + MO22-
回答以下题目一律用“增大”“减小”“不变”填空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5Co时,在蒸馏水中加入A物质后,与加入前比较,
①由水电离出的C(OH-)?,C(H+)?,水的电离度?,Kw?
(2)(4分)25Co时,向A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烧碱固体。
则水的电离度?,溶液的pH?
Ⅱ、.(2分)室温下,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为1mol/L和0.1mol/L,则甲、乙两瓶氨水中C(OH-)之比为??10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参考答案:(10分)
Ⅰ、(1)
①C(OH-)变大?,C(H+)变大变,水的电离度变小?,Kw?不变?
(2)
则水的电离度?不变?,溶液的pH不变?
Ⅱ、.(2分)C(OH-)之比为?等于??10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