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2-18 05:10:01
1、填空题 小刚、小军、小红对一久置的NaOH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探究。
三位同学都作出以下的猜想:
Ⅰ.①可能是NaOH; ②可能是Na2CO3; ③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做出②③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为了验证①②③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再滴加稀HCl,有气泡产生,由此可推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可肯定猜想________(填序号)是错误的。
(2)小军又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结合小刚的实验,认为猜想③是正确的。小红却认为小军的所得结论不确切,因为
?。
(3)为探究白色粉末是否含有NaOH,小红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②在操作1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在操作2中,除要用到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滤纸、玻璃棒外,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是 _______。
③小刚认为小红的这个方案也有问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Ⅲ.小刚对小红的实验作了正确的改进后进行了实验,实验现象和小红的一致。由此确定猜想③是正确的
。小刚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
2、选择题 研究物质性质常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基本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B.实验只能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而不能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
C.分类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一般性质,认识物质间的内在规律
D.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解决某些实验现象,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实验题 (17分)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CO2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
(1)【猜想】
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固体NaOH;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
(2)【实验】如下图所示:
a、CaO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b、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c、操作④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判断】
a.若Ca(OH)2、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②现象判断:猜想Ⅱ
?(填:成立、不成立)
b.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写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Ⅰ
?(填:成立、不成立)。
c.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
4、简答题 在室温下,化学反应I-(aq)+OCl-(aq)=OI-(aq)+Cl-(aq)的反应物初始浓度、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初始浓度及初始速率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 I-的初始浓度 (mol-L-1) | OCl-的初始浓度 (mol-L-1) | OH-的初始浓度 (mol-L-1) | 初始速率v (mol-L-1-s-1) 1 2×10-3 1.5×10-3 1.00 1.8×10-4 2 a 1.5×10-3 1.00 3.6×10-4 3 2×10-3 3×10-3 2.00 1.8×10-4 4 4×10-3 3×10-3 1.00 7.2×10-4 |
5、实验题 甲、乙两同学为探究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 | 现象 |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 | 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 ![]() |
打开弹簧夹,通入N2, 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 ? ___________________ |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 | 尚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
甲 | 大量白色沉淀 |
乙 | 少量白色沉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