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2-18 05:04:48
1、选择题 以下关于纸上层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纸上层析法适用于分离和检验化学性质十分相近的分子或离子
B.纸上层析法分为上升纸层析法和径向纸层析法
C.纸上层析法是利用试样中各种离子随展开剂在滤纸上展开的速率不同而形成不同位置的色斑
D.为了看到色斑,只有有色离子的检验才可以用纸上层析法
参考答案:A.化学性质十分相近的分子或离子用一般的检验方法难以分离和检验,但各根据分子或离子的扩散速度不同进行分离和检验,可用纸上层析法,故A正确;
B.纸上层析法分为上升纸层析法和径向纸层析法,就是把流动相涂成一条直线,然后把定性试纸一部分插入层析液中,让层析液利用毛细现象爬上来,然后分层,径向层析法是把流动相涂成一个圆,然后把层析液点在中间,然后层析液扩散出去的时候形成大小不一,颜色不一的圆,即色环,故B正确;
C.纸上层析中要求流动相溶剂对分离物质应有适当的溶解度,由于样品中各物质分配系数不同,因而扩散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故C正确;
D.无色离子可以先层析,然后再用显色剂来显色,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括号中杂质的是( )
A.Mg(Al2O3)
B.MgCl2(AlCl3)
C.Fe(Al)
D.Fe2O3(Al2O3)
参考答案:A.Al2O3和NaOH溶液反应,Mg不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所以可用NaOH溶液除去杂质,故A不选;
B.AlCl3和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沉淀,当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沉淀转化为可溶性的偏铝酸钠,MgCl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二者都生成沉淀,故B选;
C.Al和NaOH溶液反应,Fe和NaOH溶液反应不反应H2O+Al+NaOH=NaAlO2+H2以可用NaOH溶液除去杂质,故C不选;
D.Al2O3和NaOH溶液反应,Fe2O3不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所以可用NaOH溶液除去杂质,故D不选.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能鉴别BaCl2、 NaCl?、 Na2CO3三种溶液的试剂是
A.AgNO3溶液
B.稀硫酸
C.稀盐酸
D.稀硝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物质的鉴别。硝酸银和三种物质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氯化钠不反应,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可以鉴别;盐酸、硝酸都只能鉴别出碳酸钠,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 B、加热分解C、结晶法D、分液法E、蒸馏法F、过滤法
(1)______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
(2)_______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
(3)____________分离水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4)___________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C)和甲苯(沸点为110.6°C 已知四氯化碳和甲苯互溶。
参考答案:(1)F
(2)C
(3)A
(4)E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由Na2SO4、CaCO3、KCl、BaCl2、CuSO4中的三种物质组成,取样进行如下实验:
I.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II.向I中滤出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溶解,并生产无色气体。
(1)则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一定存在?。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混合物的组成,简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
参考答案:(9分)(1)CuSO4(2分)? CaCO3?KCl(2分)
(2)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2分)
(3)用试管取适量I过滤得到的无色溶液,加入少量BaCl2 溶液,若产生沉淀则白 色固体组成中有Na2SO4,否则白色固体组成中有BaCl2?(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本题解析: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为无色,说明粉末中一定没有硫酸铜,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钙或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的硫酸钡;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盐酸,说明沉淀为碳酸钙和硫酸钡,因为碳酸钙溶于盐酸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而硫酸钡不溶于盐酸,也不能与盐酸反应,因此一定含有碳酸钙、氯化钾,硫酸钠和氯化钡含有其中之一。
故答案为:①CuSO4;CaCO3?KCl;
②CaCO3+2HCl═CaCl2+H2O+CO2↑;
点评:本题属于文字叙述型推断题,给出物质范围和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出混合物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和可能存在的是什么物质.解答时以文字信息为序,寻找并抓住“题眼”,逐步分析“筛选”.这就要求考生熟悉这类题目的常见“题眼”,也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