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2-18 04:39:24
1、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6.0mL的液体
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打翻,应立即用水灭火
D.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参考答案:A、量取6.0mL液体,应选用与6.0毫升相近并大于该体积值的量程,则应选10毫升量程的量筒,故A正确;
B、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一般用的仪器是药匙或纸槽,故B正确;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打翻,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故C错误;
D、过滤液体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主要是怕玻璃棒弄破滤纸,导致实验失败,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 )。
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D.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粗盐的提纯”实验涉及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内容,四项操作从始至终均要使用玻璃棒(加速溶解、引流、防迸溅)。为达到提纯目的,过滤后要用澄清滤液进行蒸发,加热至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最后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某化学学习小组欲探究己烷的性质,用己烷进行下利实验:
实验1:
实验2:将上述橙色溶液装入密封性好的无色试剂瓶中。过一段时间,溶液颜色变浅,打开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实验3:根据下图的实验装置进行己烷催化裂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填名称)?;
(2)由实验1知己烷的物理性质有 ;
(3)实验2中的橙色溶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 ;
A.己烷与溴发生发生取代反应
B.溴代己烷为无色物质
C.液溴向外挥发浓度降低
D.己烷与液溴发生加成反应
E.液溴与己烷分层,密度大的液溴在下层
(4)实验3的装置Ⅱ的作用是?;
(5)试管C中看到的现象是?,说明有?生成;
(6)试写出装置Ⅰ中发生有丙烷生成的裂化反应方程式:
?。
参考答案:(共15分)(1)烧杯,分液漏斗,(有无玻璃棒都得分)(2分);
(2)己烷比水轻,难熔于水,可溶解溴(3分);?(3)A,B(2分)。
(4)冷凝裂化气(2分);?(5)酸性高锰酸钾的紫色褪去,气态烯烃(各2分);
(6)CH3(CH2)4CH3CH3CH2CH3﹢CH3CH=CH2? (2分)
本题解析:(1)实验①的主要操作是分液,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是烧杯和分液漏斗。
(2)溴水和己烷混合后,下层几乎是无色的,且分液后得到橙色溶液,这说明己烷比水轻,难熔于水,可溶解溴。
(3)由于打开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这说明有溴化氢生成。由于己烷是烷烃,能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代烷和溴化氢,因此正确的答案选AB。
(4)实验3的装置Ⅱ中有冰水浴,所以该装置的作用是冷凝裂化气。
(5)己烷裂化有气态的烯烃生成,烯烃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即试管C中看到的现象是酸性高锰酸钾的紫色褪去。
(6)在一定条件下,己烷裂化生成丙烷和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H2)4CH3CH3CH2CH3﹢CH3CH=CH2。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为完成不同的化学实验所选用的装置或进行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B.装置②可用于实验室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C.装置③可用于验证醋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
D.装置④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装置1是分馏装置,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相溶的液体;B、不能用容量瓶直接稀释浓硫酸;D、NH4Cl分解得到NH3及HCl,所以收集到的气体含有HCl。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