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28 04:28:54
1、填空题 (1) ( 6分) 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C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通入足量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NaHSO4 _______,
H2CO3 ________。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某结晶水合物含有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称取两份质量均为45.3 g的该结晶水合物,分别制成溶液。向其中一份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发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一段时间后有气体逸出,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热后共计可收集到2.24 L该气体(标准状况);最后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
另一份逐滴加入Ba(OH)2溶液,开始现象类似,但最终仍有白色沉淀;过滤,用稀硝酸处理沉淀物,经洗涤和干燥,得到白色固体46.6 g。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试通过计算确定该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 ;
(2)假设过程中向该溶液中加入的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ol·L-1。
①加入少量Ba(OH)2溶液,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加入一定量的Ba(OH)2溶液后,若所得沉淀的总物质的量最大,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若加入75 mL的Ba(OH)2溶液,则得到的沉淀质量为 。
参考答案:(1)NH4Al(SO4)2·12H2O
(2)①3Ba2++6OH-+3SO42-+2Al3+=2Al(OH)3↓+3BaSO4↓
②2Ba2++4OH-+2SO42-+Al3++NH4+=Al(OH)3↓+2BaSO4↓+NH3·H2O
③42.75g
本题解析:向一份配制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发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一段时间后有气体逸出,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热后共计可收集到2.24 L该气体(标准状况)这是NH3,说明含有NH4+为0.1mol;最后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说明含有Al3+。
另一份配制溶液逐滴加入Ba(OH)2溶液,开始现象类似,说明有Al3+,但最终仍有白色沉淀;过滤,用稀硝酸处理沉淀物,经洗涤和干燥,得到白色固体46.6 g,这是BaSO4,说明含有0.2molSO42-。根据电荷守恒,每份溶液中含的溶质是0.1mol NH4Al(SO4)2;又每份溶液是45.3 g的结晶水合物,故相对式量是453,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是NH4Al(SO4)2·12H2O。
①加入少量Ba(OH)2溶液,以为拆分Ba(OH)2离子基本比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Ba2++6OH-+3SO42-+2Al3+ =2Al(OH)3↓+3BaSO4↓;
②加入一定量的Ba(OH)2溶液后,若所得沉淀的总物质的量最大,NH4Al(SO4)2中的Al3+和SO42-恰好变成Al(OH)3和3BaSO4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a2++4OH-+2SO42-+Al3++NH4+=Al(OH)3↓+2BaSO4↓+NH3·H2O;
③加入75 mL的Ba(OH)2溶液,即0.15molBa(OH)2,得到0.15mol BaSO4的沉淀,质量为34.95g;
还得到0.1Al(OH)3的沉淀,质量为7.8g,沉淀共为42.75g。
考点:离子的定量计算判断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NaHCO3的水解:HCO3-+H2O=CO32-+H3O+
B.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的醛基: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3NH3+2Ag↓+H2O
C.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O2+H2O+2C6H5O-2C6H5OH+2CO32-
D.泡沫灭火剂的原理:Al3++3HCO3-=Al(OH)3↓+3CO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HCO3?少量水解,应该用“”,错误;B、Ag(NH3)2OH为强电解质,应该用离子符号表示,错误;C、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生成C6H5OH和HCO3?,错误;D、泡沫灭火剂的原理是Al3+与HCO3?的相互促进的完全水解反应,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5分)有X、Y、Z三种元素,已知X、Y是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且X的原子序数比Y大4,元素Z形成的金属单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请回答:
Ⅰ.若X是短周期最活泼的金属元素。
(1)写出Y的单质的结构式 。
(2)写出单质Z与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稀溶液,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Ⅱ.若X的简单离子半径是第三周期元素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
(3)在定向爆破中,常利用氧化铁和单质X反应放出的热量来切割钢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已知X的阳极氧化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它能使X的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不溶于稀硫酸。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该处理过程,装置如图所示,该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Ⅲ.含Z的化合物A(化学式为K2ZO4)极易溶于水,但静置一段时间后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O2。
(5)化合物A溶于水后的变化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查阅资料发现,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可提高A在水中的稳定性。
A.Na2CO3
B.KSCN
C.NH4NO3
D.KOH
参考答案:(1)N≡N (2分) (2) Fe + 4H+ + NO3- =Fe3+ + NO↑+ 2H2O(3分)
(3)Fe2O3 +2Al2Fe +Al2O3(3分) (4)2Al + 3H2O=Al2O3+6H++6e-(3分)
(5)4FeO42-+ 10H2O=4Fe(OH)3↓+ 3O2↑+ 8OH-;(2分) AD(2分)
本题解析:已知X、Y是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且X的原子序数比Y大4,元素Z形成的金属单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则Z是铁。
Ⅰ.若X是短周期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则X是钠,因此Y是氮元素。
(1)氮气分子中存在三键,则氮气的结构式为N≡N。
(2)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稀溶液,过量)是硝酸,与铁反应生成硝酸铁、NO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 4H+ + NO3- =Fe3+ + NO↑+ 2H2O。
Ⅱ.若X的简单离子半径是第三周期元素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则X是铝,所以Y是F。
(3)氧化铁和铝发生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2Al2Fe +Al2O3。
(4)电解池中阳极失去电子,铝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因此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Al + 3H2O=Al2O3+6H++6e-。
(5)化合物A是高铁酸钾,溶于水后后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O2,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O42-+ 10H2O=4Fe(OH)3↓+ 3O2↑+ 8OH-。根据方程式可在反应后产生氢氧根离子,因此增大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可以提高A在水中的稳定性。碳酸钠和氢氧化钾溶于水均显解析,KSCN能与铁离子反应,硝酸铵溶于水显酸性,所以答案选AD。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的有关应用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钡中加入稀硫酸:Ba2+ + OH- + SO42- + H+ = BaSO4↓ + H2O
B.氧化铜溶于稀硫酸:2H+ + CuO = Cu2+ + H2O
C.碳酸钙溶于盐酸:CO32- + 2H+ = CO2↑ + H2O
D.氢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OH-+ H+ = H2O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不正确,应该是Ba2+ +2 OH- + SO42- +2 H+ = BaSO4↓ +2H2O;碳酸钙是难溶性的化合物,应该用化学式表示,C不正确;同样氢氧化铁也是难溶性物质,也应该用化学式表示,D不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点评: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是:(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