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7-07 23:25: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元素“氦、铷、铯”等是用下列哪种科学方法发现的:
A.红外光谱
B.质谱
C.原子光谱
D.核磁共振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测定元素用原子光谱;红外光谱测定有机官能团;质谱测定相对分子量,X射线衍射实验测定晶体结构。答案选C。
点评:本题很基础简单。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钒(V)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V2O5是接触法制硫酸的催化剂。
(1)一定条件下,SO2与空气反应t min后,SO2和SO3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1和b mol·L-1,则SO2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生成SO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 mol·L-1·min-1。
(2)工业制硫酸,尾气SO2用________吸收。


参考答案:(1)(a+b)  (2)氨水


本题解析:(1)2SO2+O22SO3
t min后: a mol·L-1  b mol·L-1
生成b mol SO3需要反应物SO2 b mol,故起始时SO2浓度为(a+b)mol·L-1。
v(SO3)=b mol·L-1÷t min=?mol·L-1·min-1。
(2)二氧化硫尾气用碱液(氨水)吸收。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水中蕴含的元素有80多种,其中Mg、Br、I在海水中的总储量分别约为1.8×1015t、1×1014t、8×1010t。由于海水中镁的储量很大,工业上常以海水为原料提取镁,因此,镁元素被称为“海洋元素”
B.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增大氮气浓度可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硫酸工业中,从吸收塔上部导出的气体再次通入接触室进行二次氧化,进一步吸收后,二氧化硫的含量很少,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D.阴极射线和α-粒子散射现象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溴元素被称为“海洋元素”,错误;B、增大氮气浓度可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而不是活化分子的百分数,错误;C、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错误;D、阴极射线是1897年汤姆生做的一个实验,他发现了电子,因此他提出,,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于是他提出了糖果布丁模型;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α粒子散射实验。根据实验,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有核模型,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合成氨时既要使合成氨的产率增大,又要使反应速率加快,可采取的方法是(  )。
①减压;②加压;③升温;④降温;⑤及时从平衡混合气中分离出NH3;⑥补充N2或H2;⑦加催化剂;⑧减小N2或H2的量
A.③④⑤⑦
B.②④⑥
C.仅②⑥
D.②③⑥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的特点为:正反应放热且气体分子数减小。要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反应速率加快,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家用消毒液的发生器是以精盐和自来水为反应物,通电时,发生器电解槽的极板上产生大量气泡,切断电源后,生成液具有强烈的杀菌消毒能力。与该反应器工作原理直接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
A.2NaOH+Cl2=NaCl+NaClO+H2O
B.H2+Cl22HCl
C.2NaCl+2H2O2NaOH+H2↑+Cl2↑
D.2HClO=2HCl+O2↑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根据发生器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可以推测在发生器中电解食盐水,C中反应会发生。再根据生成液具有强烈的杀菌消毒能力,结合电解食盐水后的产物可以推断Cl2和NaOH发生反应生成NaClO,A中反应也会发生。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