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7 23:00:58
1、选择题 A+、B+、C-、D-四种离子两两组成四种可溶性盐,其中AC和BD的盐溶液的pH=7,BC盐溶液pH>7,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D盐溶液pH>7
B、酸的电离程度一定是HD<HC
C、碱的电离程度一定是AOH>BOH
D、在AC盐溶液中c(A+)+ c(AOH)= c(C-)+ c(HC)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C和BD的盐溶液的pH=7,BC盐溶液pH>7,这说明C—一定水解,因此A+也水解,且二者的水解程度相同。B+、D—均不水解。则A、AD盐溶液中A+水解,溶液显酸性,则pH<7,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酸的电离程度一定是HD>HC,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碱的电离程度一定是AOH<BOH,C错误;D、在AC盐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A+)+ c(AOH)= c(C-)+ c(HC),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盐类水解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6分)(1)有四种一元酸HA、HB、HC、H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D和NaB溶液的pH,前者比后者大,NaA溶液呈中性,1mol/L的KC溶液遇酚酞试液呈红色;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B、HC用同样的装置分别作导电性试验,发现后者的灯泡比前者亮,则这四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2)NO2可用氨水吸收生产硝酸铵,25℃时,将amolNH4NO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向该溶液中滴加bL氨水后溶液显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会 (填“正向”、“逆向”或“不”) 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 mol/L。(已知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b=2×10-5)
参考答案:(6分) (1) HA、HC、HB、HD (2)NH4++H2ONH3·H2O+H+ ,逆向 ,
本题解析:(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D和NaB溶液的pH,前者比后大,NaA溶液呈中性,根据越弱越水解,水解后碱性越强可知HB比HD强,但二者都是弱酸,HA的盐不会水解证明是强酸;lmol/l的KC溶液遇酚酞试液呈红色,HC的盐会水解显碱性证明是弱酸;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B,HC用的装置分别做导电性试验,发现后者的灯泡比前者亮,说明HC的电离程度大于HB的电离程度,HC强于HB,综上所述:HA>HC>HB> HD;
(2)硝酸铵溶液呈酸性原因是NH4+离子水解:NH4+ + H2O NH3·H2O + H+,水中存在H2O
H+ + OH-,当加入铵根离子后,铵根离子与OH-结合形成氨水分子NH4++ OH-
NH3·H2O,消耗的OH-由水分子继续电离提供,因此铵根水解的过程实际上是水分子电离增大的过程,然后向溶液中滴加氨水,由于氨水电离提供的OH-要远大于水电离提供的OH-,这样滴加氨水后,水分子的电离程度是减小的,选“逆向”; 根据氨水电离方程NH3·H2O
NH4+ + OH-,[OH-]=(Kb×[NH3?H2O])/[NH4+],由于溶液体积不管最终是多少,NH4+与NH3?H2O浓度比与其物质的量之比相同,即[OH-]=Kb×n(NH3?H2O)/n(NH4+) , 10-7=2×10-5n(NH3?H2O)/a, 解得 n(NH3?H2O)=a/200,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
mol/L。
考点: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的水解等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某温度下,体积和pH都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c两点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B.b点溶液中c(H+)+c(NH3·H2O)=c(OH-)
C.用等浓度NaOH溶液和等体积b、c处溶液反应,消耗NaOH溶液体积Vb=Vc
D.a、b、c三点溶液水的电离程度a>b>c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pH=4的HCl溶液和NH4Cl溶液,在稀释过程中,因平衡NH4++H2ONH3·H2O+H+,正向移动,所以氯化铵溶液pH变化程度比盐酸pH变化程度小,故下方曲线为NH4Cl溶液。从图可知,a点溶液离子浓度大于c点,故导电能力a>c,A项错误;根据质子守恒,b点时溶液关系为c(H+)=c(NH3·H2O)+c(OH-),B项错误;b点为NH4+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b点溶液中NH4+和H+均消耗NaOH,故Vb>Vc,C项错误;NH4Cl溶液中NH4+水解,促进水的电离,a点溶液的pH小于b点,故溶液中水电离的H+浓度a点大于b点,c点是盐酸,抑制水的电离,故水的电离程度a>b>c,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室温下,将一定浓度的一元酸HA溶液和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反应的溶液中:c(Na+)>c(A-)>c(OH-)>c(H+)
B.实验①反应的溶液中:c(OH-)= c(Na+)-c(A-)=Kw/(1×10-9)mol/L
C.实验②反应的溶液中:c(A-)+c(HA)>0.1mol/L
D.实验②反应的溶液中:c(Na+)= c(A-)> c(OH-)=c(H+)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根据表格中实验①数据可知HA为弱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盐NaA,该盐是强碱弱酸盐,A-发生水解反应而消耗,所以c(Na+)>c(A-),水解消耗水电离产生的H+,当最终达到平衡时,c(OH-)>c(H+)。但是盐水解的程度是微弱的,主要是以盐电离产生的离子存在,所以c(A-)>c(OH-)。故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A-)>c(OH-)>c(H+),正确;B. 根据电荷守恒和实验①所得溶液的pH=9可得:c(OH—)=c(Na+)+c(H+)—c(A—)=Kw/(1×10—9) mol/L,错误;C. 由于HA是弱酸,若要使溶液的pH=7,则实验②c(HA)>0.2mol/L,所以[c(A-)+c(HA)]÷2>0.1mol/L,正确;D.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 +c(H+)= c(A-)+ c(OH-),溶液的pH=7,则c(OH-)=c(H+),盐是强电解质,电离程度远大于水的电离,所以实验②反应的溶液中:c(Na+)= c(A-)> c(OH-)=c(H+),正确。
考点:考查电解质溶液的离子浓度比较及其三大守恒原理的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5、推断题 (10分)短周期元素A、B、C、D、E、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C可形成A2C2和A2C两种化合物;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与气体BA3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乙;D与A位于同一主族;E与C形成的化合物是大气污染物,容易形成酸雨;F元素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
(1)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由A、C、F三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1组成的化合物与BA3反应生成B的单质,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式 。
(3)常温下,若甲、乙两溶液的pH均等于5,则由水电离出的= ;乙溶液中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用图所示装置电解由D与F形成盐的饱和溶液时,若阴、阳极都用铁作电极,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溶液中出现的现象是 。
参考答案:(1)第三周期第ⅥA族(2)3HClO+2NH3=3HCl+N2+3H2O(3)10-4;c(NO3-)>c(NH4+)>c(H+)>c(OH-)(4)Fe-2e-=Fe2+;产生气泡,有白色沉淀生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短周期元素A、B、C、D、E、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E与C形成的化合物是大气污染物,容易形成酸雨,E为硫元素、C为氧元素;F元素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F处于ⅦA族,则F为Cl元素;A与C可形成A2C2和A2C两种化合物,A处于ⅠA族,D与A位于同一主族,D的原子序数等于氧元素,故A为元素、D为Na元素、A2C2为H2O2、A2C为H2O;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与气体BH3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乙,B为氮元素、甲为硝酸、乙为硝酸铵、BH3为NH3,(1)E为硫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ⅥA族;
(2)由H、O、Cl三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1组成的化合物为HClO,与NH3反应生成氮气,根据电子守恒守恒有HCl生成,同时还生成水,反应方程式为3HClO+2NH3=3HCl+N2+3H2O;(3)常温下,硝酸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为mol/L=10-9mol/L,硝酸铵溶液中氢离子为水电离产生,浓度为10-5mol/L,故由水电离出的
=
=10-4;硝酸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故溶液中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O3-)>c(NH4+)>c(H+)>c(OH-);(4)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由NaCl的饱和溶液时,若阴、阳极都用铁作电极,则阳极Fe放电,生成亚铁离子,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Fe-2e-=Fe2+,阴极氢离子发生生成氢气,溶液中有氢氧氢氧化钠生成,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故现象为:产生气泡,有白色沉淀生成.
考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水的电离;电解原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