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考点预测(2019年强化版)(三)

时间:2019-07-04 02:02:2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15分)如图,在试管a中先加入3mL95%的乙醇,边摇动边缓缓加入2mL浓H2SO4并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ml醋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b中加入 7mL饱和碳酸钠溶液。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试管a加热,当观察到试管b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浓H2S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选择题  下列用所学知识解释或解决实验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其中合理的是(?)
①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②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测定时,需用小火缓慢加热,防止晶体飞溅?
③实验室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④用加热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
⑤可用米汤检验食用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⑥贮存Na2CO3时使用橡胶塞;贮存液溴、高锰酸钾时,使用玻璃塞,液溴还需水封
⑦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⑧NO2气体通入FeSO4溶液中无现象,说明NO2与FeSO4不反应
⑨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A.①②⑤⑦
B.③④⑥⑨
C.②③⑤⑧
D.②④⑥⑦



3、选择题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B.若图1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
C.用图2装置测定反应速率,只测定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即可
D.为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



4、实验题  实验室需要纯净的NaCl溶液,但实验室的NaCl晶体混有少量Na2SO4和NH4HCO3,某同学按如下流程图设计实验除去杂质,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除去的杂质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直接加热要好于加强碱后再进行加热,理由是?
(2)按流程图完成实验设计,将相关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目的填写在下表中: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
步骤II:将残留物溶解得到溶液,?
?
?
步骤III:?
?

?
步骤IV:过滤,往滤液中?
?
?
?
步骤V:将溶液加热煮沸

?
?
(3)若最后得到20℃的NaCl饱和溶液。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NaCl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12g/cm3 ,则20℃的NaCl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实验题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元素周期律。甲、乙两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装置,利用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来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___________; 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B处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