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考点预测(2019年强化版)(十)

时间:2019-07-04 02:02:2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符合如下实验过程和现象的试剂组是(  )


A.MgCl2
HNO3
K2SO4
B.BaCl2
HNO3
K2SO4
C.NaNO3
H2SO4
Ba(NO3)2
D.BaCl2
HCl
CaCl2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碳酸钾与氯化镁反应生成碳酸镁沉淀,加入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镁溶液,加入硫酸钾不反应,故A错误;
B.碳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加入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溶液,加入硫酸钾生成硫酸钡沉淀,故B正确;
C.碳酸钾与硝酸钾不反应,故C错误;
D.碳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加入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溶液,加入氯化钙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学习卤代烃性质时,我们知道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氢氧化钠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去验证反应的产物:
(1)在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的__________(反应类型)中可以观察到有气体生成。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对该气体进行验证,他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盛水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外,还可以用_________试剂检验该气体,其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另一位同学取少量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加热,产生少量沉淀。该同学由此得出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生成了溴化钠。老师和同学都认为这样不合理。若请你用实验验证该反应中生成了溴化钠,你与该同学实验方案不同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消去反应;高锰酸钾褪色
(2)除去气体中少量的乙醇
(3)溴水;CH2=CH2+ Br2→BrCH2CH2Br
(4)将混合溶液先用稀硝酸酸化,再向溴乙烷中加硝酸银溶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 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
8.4g铁粉参加反应,转移电子_________mol。
(2)玻璃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______________。
(3)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瓶底部应事先放置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3Fe+4H2O(g)Fe3O4+4H2;H2O;Fe;0.4
(2)铁粉的载体,增大铁粉与水蒸气的接触面;酒精灯;酒精喷灯
(3)为实验提供水蒸气;碎瓷片;防止暴沸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中从海藻提取碘的流程如图所示.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______;写出过程②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提供选择的有机试剂为______
A.酒精、四氯化碳B四氯化碳、苯C.汽油、醋酸D.汽油、甘油
(3)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参考答案:(1)①为不溶性固体与溶液的分离,则为过滤操作,②为氯气与NaI的反应,该反应为2NaI+Cl2═2NaCl+I2,
故答案为:过滤;2NaI+Cl2═2NaCl+I2;
(2)萃取剂不能与水混溶,酒精、醋酸、甘油均不能作含碘溶液的萃取剂,故答案为:B;
(3)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主要涉及灼烧、溶解过滤及分液、蒸馏等操作,过滤使用漏斗、烧杯、玻璃棒;分液需要分液漏斗等,缺少的仪器为过滤、分液漏斗,故答案为:过滤、分液漏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我国规定饮用水质量标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pH
6.5~8.5
Ca2+、Mg2+
<0.004 5 mol·L-1
细菌总数
<100个/mL
以下是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1)源水中含Ca2+、Mg2+、HCO3-、Cl-等,加入生石灰后生成Ca(OH)2,进而发生若干复分解反应,写出其中一个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凝聚剂除去悬浮固体颗粒的过程____________(填序号)。FeSO4·7H2O是常用的凝聚剂,它在水中最终生成____________沉淀。
①只是物理过程 ? ②只是化学过程? ③是物理和化学过程
(3)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体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作用是基于气体A和水反应的产物具有__________性。
(5)下列物质中____________可以作为气体A的代用品。
①Ca(ClO)2   ②NH3(液)? ③K2FeO4 ? ④SO2


参考答案:(1)Ca2++HCO-3+OH-=CaCO3↓+H2O,Mg2++2OH-=Mg(OH)2↓?
(2)③? Fe(OH)3?(3)调节pH?除去Ca2+?
(4)杀菌消毒?强氧化?(5)①③?


本题解析:(1)源水中存在Ca2+,Mg2+,HCO-3,Cl-,溶质为Ca(HCO3)2,Mg(HCO3)2,CaCl2,MgCl2,分别与C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OH)2=2CaCO3↓+2H2O;?Mg(HCO3)2+2Ca(OH)2=Mg(OH)2↓+2CaCO3↓+2H2O;?MgCl2+Ca(OH)2=Mg(OH)2↓+CaCl2?。根据以上三个反应可以写出离子方程式:?Ca2++HCO-3+OH-=CaCO3↓+H2O,?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Mg2++2OH-=Mg(OH)2↓。?
(2)常用明矾、FeCl3溶液作源水的凝聚剂,利用Al3+或Fe3+水解成Al(OH)3或Fe(OH)3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这一过程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如果用FeSO4·7H2O作凝聚剂,Fe2+发生水解:Fe2++2H2OFe(OH)2+2H+,Fe(OH)2又迅速被氧化成Fe(OH)3:4Fe(OH)2+O2+2H2O=4Fe(OH)3,最终生成Fe(OH)3沉淀。
(3)通入CO2的目的是调节pH和进一步除去水中的Ca2+。?
(4)通入气体A用于对源水杀菌消毒,气体A必须有强氧化性。?
(5)代替A气体的物质必须有强氧化性,可选择Ca(ClO)2,K2FeO4,O3等。
点评:本题主工考查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工艺流程,难度不大,侧重考查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逻辑推断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结合题干信息,分析每一流程的作用,从而准确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