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4 01:18:02
1、填空题 某溶液仅含下列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且各种离子物质的量均为1 mol 。
阳离子:Na+ 、Mg2+ 、Fe3+ 、Al3+ 、Fe2+ ;阴离子:OH—、CO32—、Cl—、NO3—、SO42—。
①若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
②若向原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请推断:
(1)原溶液中含有阳离子 含有阴离子
(2)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得到的固体
质量为 g。
参考答案:(1)Mg2+、Fe2+ (2分) Cl—、NO3—、SO42— (2分)
(2)3Fe2+ +4H+ +NO3—=3Fe3+ +NO↑+2H2O(2分) (3)120 (2分)
本题解析:由①可知溶液中不存在Fe3+,由②可知,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或Fe2+和NO3-;但如果含有CO32-,阳离子只能存在Na+,由溶液含5种离子,故应存在4种阴离子,由5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不符合电荷守恒,故溶液中不存在CO32-,应含有Fe2+和NO3-;由于加入盐酸后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故原溶液中应含有Cl-;由5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故还应含有Mg2+、SO42-才符合电荷守恒。(1)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Mg2+、Fe2+,含有的阴离子为 Cl—、NO3—、SO42—
(2)发生的反应为:3Fe2+ +4H+ +NO3—=3Fe3+ +NO↑+2H2O⑶最后得到的固体为Fe2O30.5mol、MgO1mol,其质量为120g。
考点:考查离子推断、计算等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Ca(OH)2 + CO2 ==CaCO3↓+H2O
B.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lO- +CO2 +H2O ="==" HClO + HCO3-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 +H2O ===2H+ + Cl- + ClO-
D.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3- +Ca2+ +OH- ="==" CaCO3↓+ H2O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B项,正确反应式为:Ca2+ +2ClO- +CO2 +H2O ="==" 2HClO + CaCO3↓
C项,HClO弱酸不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2 +H2O ===H+ + Cl- +HClO
本题难度:困难
3、实验题 (16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以下内容:
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弱电解质),且酸性强于碳酸,草酸在常温下呈无色晶体状,其晶体的熔化温度低于草酸的分解温度,且易升华。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盛有1 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一定量草酸溶液装入试管,加入一定体积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试管,发现溶液开始缓慢褪色,后来迅速变成无色。(反应热效应不明显,可忽略不计)
①该实验说明草酸具有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先慢后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 _ ______。
②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MnO4-+____H2C2O4+____ ===____Mn2++____CO2↑+____。
(3)为了探究草酸的不稳定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①C、H装置均变浑浊,E处无现象,G玻璃管里黑色变红色,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上述装置中,B装置的作用是 。 D的作用是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 。
(4)该小组同学将2.52 g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形成的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参考答案:(1)HCO3—+H2C2O4 =HC2O4—+CO2↑+H2O(3分)(2) ①还原性(1分)
反应产生的锰离子起催化作用或锰离子浓度增加,加快了反应速率(1分)
②256H+2108H2O(2分)(3)①H2C2O4H2O +CO↑+CO2↑(3分)
②冷凝草酸蒸气,避免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1分)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 (1分)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1分)
(4)c(Na+)>c(HC2O4—)>c(H+)>c(C2O42—)>c(OH-)(3分)
本题解析:(1)向盛有1 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气体是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2C2O4 =HC2O4—+CO2↑+H2O。
(2)①溶液开始缓慢褪色,后来迅速变成无色,这说明高锰酸钾被还原,因此该实验说明草酸具有还原性。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先慢后快,由于反应热效应不明显,这说明速率增大的原因是催化剂引起的,所以可能的原因是反应产生的锰离子起催化作用或锰离子浓度增加,加快了反应速率。
②反应中Mn元素的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得到5个电子。碳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4 价,失去1个电子,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3)①C、H装置均变浑浊,这说明草酸分解有CO2产生。E处无现象,G玻璃管里黑色变红色,数目氧化铜被还原为金属铜,因此根据H中石灰水变浑浊可知草酸分解还有CO产生,所以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H2O +CO↑+CO2↑。
②由于草酸易挥发,能与石灰水反应,从而干扰CO2的检验,所以上述装置中,B装置的作用是冷凝草酸蒸气,避免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为防止反应产生的CO2干扰CO的检验,需要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即D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CO有毒,需要尾气处理,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4)2.52 g草酸晶体的物质的量=2.52g÷126g/mol=0.02mol,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1L×0.2mol/L=0.02mol,所以二者反应后恰好生成NaHC2O4。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说明HC2O4—的电离程度大于HC2O4—的水解程度,所以形成的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C2O4—)>c(H+)>c(C2O42—)>c(OH-)。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外界条件大于反应速率的影响、气体检验以及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和水的反应:Na + H2O = Na+ + OH- + H2↑
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3NH3?H2O = Al(OH)3↓+ 3NH4+
C.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 + 6H+ = 2Fe3+ + 3H2↑
D.氢氧化钡溶液跟稀硫酸反应:Ba2+ + OH- + H++ SO42- = BaSO4↓+ H2O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钠和水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a + 2H2O = 2Na+ + 2OH- + H2↑,错误;B.反应符合事实,拆写无误,正确;C.铁粉加入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亚铁,离子方程式是: Fe +2H+ = Fe2+ + H2↑,错误;D.氢氧化钡溶液跟稀硫酸反应:Ba2+ + 2OH- + 2H++ SO42- = BaSO4↓+2 H2O,错误。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氢化钠水解:HS— + H2O = H2S↑+ OH—
B.碳酸氢钙溶液跟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a2+ + HCO3— +OH—= CaCO3↓+ H2O
C.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入稀硫酸:Fe2+ + NO3— + 2H+ = Fe3+ + NO↑+ H2O
D.氯化铝溶液和氨水反应:Al3+ +3NH3·H2O = Al(OH)3↓ + 3NH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水解过程是可逆过程,用符号,错误;B.根据以少定多的原子,碳酸氢钙溶液跟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为Ca2+ + 2HCO3— +2OH—= CaCO3↓+ 2H2O,错误;C.不符合电离守恒,错误;D.正确;选D。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