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4 01:11:44
1、填空题 (10分)工业制备氯化铜时,将浓盐酸用蒸气加热到80℃左右,慢慢加入粗CuO粉末(含杂质Fe2O3、FeO),充分搅拌使之溶解,得一强酸性的混合溶液,现欲从该混合溶液中制备纯净的CuCl2溶液[参考数据:pH≥9.6时,Fe2+完全水解成Fe(OH)2;pH≥6.4时,Cu2+完全水解成Cu(OH)2;pH≥3.7时,Fe3+完全水解成Fe(OH)3]。请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步除Fe2+,能否直接调整pH=9.6将Fe2+沉淀除去?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用强氧化剂NaClO将Fe2+氧化为Fe3+:
①加入NaClO后,溶液的pH变化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小
C.可能增大 D.可能减小
②你认为用NaClO作氧化剂是否妥当?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现有下列几种常用的氧化剂,可用于除去该混合溶液中Fe2+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A.浓HNO3 B.KMnO4 C.Cl2 D.O2
(2)除去溶液中的Fe3+的方法是调整溶液的pH=3.7,现有下列试剂均可以使强酸性溶液的pH调整到3.7,可选用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A.NaOH B.氨水 C.Cu2(OH)2CO3 D.Na2CO3
参考答案:(1)不能 因Fe2+沉淀时的pH最大,Fe2+完全沉淀时的Cu2+、Fe3+早已沉淀
①A ②不妥当 引入了新杂质Na+ ③CD (2)C
本题解析:
(1)由题给信息可知,除去Fe2+时,应避免Cu2+生成沉淀,如直接调整溶液pH=9.6,则生成氢氧化亚铁的同时,氢氧化铜、氢氧化铁也同时生成;
①NaClO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则加入NaClO,溶液的pH一定增大,另外NaClO可以酸反应生成HClO而导致溶液pH增大;
②加入氧化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如用NaClO,则可引入NaCl杂质;
③为避免引入杂质,浓HNO3和KMnO4不能选用,可以用Cl2或O2氧化除去Fe2+;
(2)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应调节溶液的pH,所加物质能与酸反应,注意不能引入新杂质,则可用CuO 或Cu(OH)2或CuCO3或Cu2(OH)2CO3。
考点:考查常见的氧化剂、溶液的除杂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氧化剂、溶液的除杂,难度不大。解题时应注意选择除杂试剂时,应保证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本题难度:困难
2、填空题 (14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 周期 | | | | |||||
1 | ① | | | | | | | |
2 | | | | | | ② | | |
3 | ③ | | | ④ | | ⑤ | ⑥ | |
参考答案:(14分)
Ⅰ.⑴第三周期ⅣA族;(1分) ⑵ Na>S>O ;(2分)
⑶ HCl>H2S>SiH4 ;(2分) ⑷ Na+ 、
;(2分)
Ⅱ.⑴ 2Na2O2 + 2H2O = 4Na+ + 4OH-+ O2↑;(2分)
⑵ NaHSO3;(1分) c(Na+)>c(HSO)>c(H+)>c(SO
)>c(OH-) ;(2分)
⑶ D 。(2分)
本题解析:Ⅰ.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判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是H、O、Na、Si、S、Cl元素。
(1)元素④S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ⅣA族;
(2)②③⑤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S在第三周期,O在第二周期,Na在S的右侧,所以原子半径:Na>S>O;
(3)④⑤⑥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Si<S<Cl,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Cl>H2S>SiH4;
(4)①②③⑥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如NaOH、NaClO、NaClO3等,电子式为Na+ 、
;
Ⅱ.(1)A是一种淡黄色固体,由A能与某种液体反应,说明A是过氧化钠,该液体是水,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H2O = 4Na+ + 4OH-+ O2↑;
(2)溶液B是氢氧化钠溶液,气体C是氧气,气体Y是一种大气污染物,直接排放会形成酸雨。说明气体Y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1:1完全反应时的产物根据元素守恒法可判断为NaHSO3;NaHSO3溶液显酸性,说明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所以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c(HSO3-)>c(H+)>c(SO32-)>c(OH-);
(3)F为硫酸,100 mL 18 mol/L的硫酸浓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是1.8mol,浓硫酸与Cu完全反应,最多生成0.9mol的二氧化硫,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变稀,Cu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产生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小于0.9mol,体积(标准状况)则小于20.16L,所以答案选D。
考点:考查对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判断及性质应用,电子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物质推断,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的是 ( )
A.氯化铵
B.硫酸钾
C.硝酸钠
D.醋酸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水溶液呈碱性,要么是碱溶液,要么是强碱弱酸盐。
A不是,氯化铵铵根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
B不是,强酸强碱盐,中性。
C不是,强酸强碱盐,中性。
D正确,醋酸钠中醋酸根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20分)近年来大气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现反应CH4(g)+CO2(g)2CO(g)+2H2(g),△H0,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燃料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在2L密闭容器中,通入5mol CH4与5mol CO2的混合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则p1、p2、p3、p4由大到小的顺序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当1000℃甲烷的转化率为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Ⅱ.PM2.5污染与直接排放化石燃烧产生的烟气有关,化石燃料燃烧同时放出大量的SO2和NOx。
(1)处理NOx的一种方法是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1=-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H2=-1160kJ·mol-1
CH4(g)+2NO2 (g)= N2(g) + CO2(g)+2H2O(g) △H3
则△H3= ,如果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依次为K1、K2、K3,则K3=__________(用K1、K2表示)
(2)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SO2,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用pH传感器测定向20mL0.1mol·L-1NaOH溶液通入SO2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d点时溶液中溶质为NaHSO3,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如果NaHSO3的水解平衡常数Kh=1×10-12mol·L-1,则该温度下H2SO3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Ka=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Ⅰ.p4>p3>p2>p1;吸热,1024mol2·L-2;
Ⅱ.(1)-867kJ·mol-1;K3=
(2)①SO2+2OH-=SO32-+H2O
②c(Na+)>c(HSO3-)>c(H+)>c(SO32-)>c(OH-),
10-2mol·L-1
本题解析:I.由图可知,温度降低,转化率下降,则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CH4(g)+CO2(g)2CO(g)+2H2(g)为体积增大的反应,压强增大,平衡逆移,故有p4>p3>p2>p1;
CH4(g)+CO2(g)2CO(g)+2H2(g)
始 5mol 5mol 0 0
转 4mol 4mol 8mol 8mol
平 1mol 1mol 8mol 8mol
平衡浓度:0.5mol/L 0.5mol/L 4mol/L 4mol/L
所以:K==1024mol2/L2
II.(1)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2=-1160kJ·mol-1
CH4(g)+2NO2(g)=N2(g)+CO2(g)+2H2O(g)△H3
那么△H3==-867kJ/mol
因△H3=,那么K3=
(2)向20mL0.1mol·L-1NaOH溶液通入SO2,由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可知。a-b段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d点时溶液中溶质为NaHSO3,溶液显酸性,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HSO3-)>c(H+)>c(SO32-)>c(OH-);当NaHSO3的水解平衡常数Kh=1×10-12mol·L-1,则Ka==10-2mol/L。
考点:反应热的计算,平衡常数的计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0.1mol·L-1KHC2O4溶液中:c(C2O)>c(H2C2O4)
B.在小苏打水溶液中:c(Na+)+c(H+)=c(HCO)+c(CO
)+c(OH-)
C.相同温度下,1 mol/L氨水溶液与0.5mol/L氨水溶液中,c(OH-)之比是2:1
D.当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c(NH)>c(Cl-)>c(H+)>c(OH-)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说明在0.1mol·L-1KHC2O4溶液中HC2O4-的电离作用大于其水解作用,所以c(C2O)>c(H2C2O4);正确;B.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在小苏打水溶液中:c(Na+)+c(H+)=c(HCO
)+2c(CO
)+c(OH-),错误;C.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不同浓度的溶液,浓度越大,电离程度就越小,所以1 mol/L氨水溶液与0.5mol/L氨水溶液中,c(OH-)之比小于2:1,错误;D.当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的是NH4Cl。由于铵根离子水解,所以c(Cl-)>c(NH
);铵根离子水解消耗水电离产生的OH-,使溶液显酸性,所以c(H+)>c(OH-);盐水解的程度是微弱的,盐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远大于水的电离作用,所以 c(NH
)> c(H+);因此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是:c(Cl-)>c(NH
)> c(H+)>c(OH-)。错误。
考点:考查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水解和电离、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