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4 00:59:43
1、计算题 (4分)将4.42 g复盐CuSO4·x(NH4)2SO4·y H2O加到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的气体用100 mL 1 mol·L-1H2SO4吸收,多余的H2SO4用80 mL 2 mol·L-1NaOH恰好完全中和,另取等质量的复盐溶于水后与足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6.99 g沉淀,求x、y的值。
2、实验题 [2012·漳州质检](11分)某研究学习小组为探究Fe3+离子是否能氧化SO2,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假设实验中所用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1)甲同学利用以上实线框内装置制取SO2并进行探究实验。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装置B的作用是?。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取装置C中少量溶液,往其中加入HCl酸化的B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他得出结论:Fe3+可氧化SO2。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严谨,他用以上虚线框内装置替代装置A,先使装置E内试剂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1,打开活塞2,又反应片刻后,取装置C中少量溶液,往其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到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由此他得出结论:Fe3+已被SO2还原成Fe2+。
①该实验制H2时需用浓硫酸配制450mL3mol/L的稀硫酸,配制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
配制过程中若其它操作无误,但没有洗涤烧杯与玻璃棒,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会??(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在该实验过程中H2所起得作用是?。
(3)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实验均不严谨,为此他沿用乙同学的实验装置及操作,重新实验。待装置F内反应一段时间后,取装置C中少量溶液,往其中加入HCl酸化的BaCl2溶液,得出与甲同学相同的结论。请你分析回答:
①甲同学实验不严谨的原因是?。(选填序号)
A.SO2溶解量太小
B.SO2不与Fe3+发生反应
C.H2SO3与BaCl2不反应
D.装置中的空气与SO2进入水中也可生成H2SO4
②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的原因是?。
3、选择题 把铁、铜、FeCl3、FeCl2和CuCl2溶液混在一起,铁有剩余,则溶液中所含最多的阳离子是(?)
A.H+?B. Cu2+?C.Fe3+? D. Fe2+
4、填空题 (4分)有人在研究硫酸亚铁(FeSO4)受热分解时,作出了两种假设:
(1)假设它按KClO3受热分解的方式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假设它按CaCO3受热分解的方式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填空题 利用废的生铁丝(表面有铁锈)、硫酸铜废液(含硫酸亚铁)和被有机物污染的废铜粉制备硫酸铜晶体。生产过程如下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投入硫酸铜废液前需用稀H2SO4进行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Fe+2H+=Fe2++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废铜粉与还原所得铜粉混合灼烧,检验发现灼烧后得到的是CuO和少量Cu的混合物。原因是:
①灼烧不充分Cu未被完全氧化。
②CuO未被还原。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灼烧后的混合物充分酸溶,在加入稀H2SO4的同时,也加入适量的H2O2溶液,并控温在50~60℃,持续反应1h。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时温度必须控制在50~60℃,温度不宜过高,这样操作的目的_____;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硫酸铜溶液得到硫酸铜晶体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直接向灼烧后的混合物中加入浓硫酸并加热进行酸溶,也可达到充分酸溶的目的,但实际操作中较少使用,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