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4 00:21:10
1、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A | 适量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钡溶液中 | 产生沉淀 | 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 | ||||||||||||
| B |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 | 溶液褪色 |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 | ||||||||||||
| C | 取少量某无色溶液,先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下层呈 橙红色 | 原无色溶液中一定有溴离子 | ||||||||||||
| D | 将铜片放入浓硝酸中 | 产生大量无色气体,溶液呈蓝绿色 | 只体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在试管A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3,D为固定蚊香的硬纸片。试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1)2NaHCO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6分)喷泉实验是一个有趣实验。现有250mL的烧瓶充满某种气体进行实验。设玻璃导管长35cm,胶
参考答案:⑴大于17ml时能进行喷泉实验⑵BE(少选、错选不计分分)⑶0.045mol/L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错,浓硫酸不能氧化二氧化硫,可以干燥;
B错,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后还要用标准液润洗两到三次;
C正确,因HCL气体极易溶于水,可使圆底烧瓶内压强急剧减少,形成喷泉;
D错,从发生装置中出来的气体除了乙烯气体外,还有乙醇蒸气,乙醇蒸气也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要先通入水中除去乙醇再将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8分)某工厂为除去所排放废气中的Cl2对环境的污染,设计如下除氯方案:将含Cl2的废气通过盛有铁粉的FeCl3溶液即可有效除去Cl2,整个过程只要定期补充铁粉即可。写出除氯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本方案的优点。
参考答案:2FeCl2+Cl2====2FeCl3? 2FeCl3+Fe====3FeCl2,本实验方案的优点:在整个消除Cl2的过程中,只消耗廉价的铁屑,且FeCl2可循环使用。
本题解析:本实验方案的目的是:消除Cl2对环境的污染,因此一定要将Cl2转化为无毒的Cl-,这是解答本题的出发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