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4 00:18:27
1、选择题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
B.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也是7个周期;有18个纵行,即18个族
C.凡是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1递增到8
D.凡是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元素,都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意义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而成的,故A错;
元素周期表有
个周期,
个族,故B错;
凡是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均相同,短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的顺序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1递增到8,但长周期元素无此结论,故C错
凡是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元素,都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电子层数逐渐增多,D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X、Y、Z、W、R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Y>W>R
B.X、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
C.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Z>W>Y
D
.W、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R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针对下面10种元素,完成以下各小题。
|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 2 | ? | ? | ? | C | N | O | ? | Ne |
| 3 | Na | Mg | Al | Si | ? | S | Cl | m] |
参考答案:(1)氧(或氧元素)?(2)Ne ?(3)
(4)N(5)NaOH?(6)Al2O3?(7)Cl?(8)略
本题解析:依题意知地壳中含量元素顺序为O、Si、Al、Fe ,不活泼的为稀有气体。
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N2+3H2
2NH3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X、Y是元素周期表第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的多
B.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Y的弱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的多,说明X的非金属性弱于Y的非金属性,A不正确;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Y的弱,说明X的非金属性弱于Y的非金属性,B不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C正确;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X的非金属性弱于Y的非金属性,D不正确,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该题学生需要明确的是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一般规律是,即①由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判断:一般情况下,氧化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强。②由单质和酸或者和水的反应程度判断: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③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④由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⑤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酸性越强,非金属越强。(除氟元素之外)。⑥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判断: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弱。⑦由置换反应判断:强置弱。〔若依据置换反应来说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则非金属单质应做氧化剂,非金属单质做还原剂的置换反应不能作为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⑧按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由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⑨非金属单质与具有可变价金属的反应。能生成高价金属化合物的,其非金属性强。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s轨道可以和3p轨道形成sp2杂化轨道
B.烯烃中的碳碳双键由l个σ键和l个π键组成
C.由极性键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甲烷中心原子sp3杂化轨道有一个由孤电子对占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能量相近轨道才可以杂化,不正确
B:正确
C:如果分子对称性好,极性键组成的分子也可能是非极性的分子
D:甲烷中心原子sp3杂化轨道中每个轨道有一个电子,没有孤对电子
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