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23:31:21
1、实验题 (10分)利用催化剂可使NO和CO发生反应:2NO(g)+2C0(g)
2CO2(g)+N2(g) △H<0。
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1)请填全表中的各空格;
(2)实验I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问(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实验Ⅱ、III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并标明各曲线的实验编号。
2、填空题 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常用到该反应
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针对上述反应涉及到的元素或物质及性质回答有关问题:
23.硫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涉及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轨道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2个能说明氧、硫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预测镁在二氧化硫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物除氧化镁、硫磺外还可能有 生成。
26.下面是某同学是根据该反应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表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滴加一定量的氨水后,生成BaSO3沉淀,用电离平衡原理解释上述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继续通入另两种气体如Cl2 和H2S也会产生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成沉淀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mL0.1mol·L-1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mol·L-1硫酸和一定量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A.20℃,5 mL硫酸,2 mL水
B.20℃,4 mL硫酸,3 mL水
C.30℃,4 mL硫酸,3 mL水
D.30℃,5 mL硫酸,2 mL水
4、实验题 I.下列四支试管中,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试管 | 温度 | 过氧化氢浓度 | 催化剂 |
| a | 室温(25℃) | 12% | 有 |
| b | 水浴加热(50℃) | 4% | 无 |
| c | 水浴加热(50℃) | 12% | 有 |
| d | 室温(25℃) | 4% | 无 |
| 实验编号 | 反应物 | 催化剂 |
| ① | 10mL2% H2O2溶液 | 无 |
| ② | 10mL5% H2O2溶液 | 无 |
| ③ | 10mL5% H2O2溶液 | 1mL0.1mol·L-1FeCl3溶液 |
| ④ | 10mL5% 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 | 1mL0.1mol·L-1FeCl3溶液 |
| ⑤ | 10mL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 | 1mL0.1mol·L-1FeCl3溶液 |

5、实验题 (14分)某课外兴趣小组对双氧水(H2O2水溶液)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1)将质量相同但聚集状态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5mL 5%的双氧水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试之。测定结果如下:
| 催化剂(MnO2) | 操作情况 | 观察结果 | 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
| 粉末状 | 混合不振荡 | 剧烈反应,使木条复燃 | 3.5分钟 |
| 块状 | |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 | 30分钟 |
| 双氧水体积 | 操作情况 | 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 收集到气体体积 | 反应后液体温度 |
| a1%的150mL | | 11分钟 | 539mL | 24℃ |
| a2%的15mL | 混合不振荡 | 1分20秒 | 553mL | 56℃ |
| a3%的7.5mL | | 9秒 | 562mL | 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