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组成》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8 22:54: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难失电子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B.在地球上元素的分布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密切关系
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离子,阳离子半径一定比阴离子半径大
D.元素周期表中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是混合物
B.有丁达尔效应
C.属于介稳系统
D.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
解答: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子直径大于100nm.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本质特征,较简单,易错点为B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填空题  填表:

发展阶段
原子结构模型
重要科学家
1
近代原子论
?
2
?
汤姆生
3
原子行星模型
?


参考答案:
发展阶段
原子结构模型
重要科学家
1
近代原子论
道尔顿
2
葡萄干面包模型
汤姆生
3
原子行星模型
卢瑟福


本题解析: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论。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模型,而原子行星模型是卢瑟福提出的。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考查对学生化学史的了解掌握情况,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度不大,记住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科学家最近发现两种粒子,第一种是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第二种是由四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下列有关这两种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四中子”不显电性
B.第二种粒子是氧元素的另一种同位素
C.“四中子”的质量与一个4He原子质量近似相等
D.第二种粒子的化学式为O4,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因中子不带电,则由四个中子构成的“四中子”粒子不带电,故A正确;
B、同位素的分析对象是原子,O4是单质,故B错误;
C、因中子的质量数为1,则“四中子”的质量数为1×4=4,故C正确;
D、由四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其分子式为O4,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信息习题,考查了原子的构成微粒的性质及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等概念,难度不大,注重信息和所学知识的结合来解答。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互为同位素
B.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
D.代表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3个中子的氦原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选项A、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互称为同位素。中的质子数不同,因此不是同位素,故说法错误。
选项B、化学符号中3表示的质量数,2表示的是质子数,而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因此,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故说法错误。
选项C、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正确。
选项D、代表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1个中子,故错误。综上,答案选C。
点评:考查课本基础概念,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理解概念,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