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21:16:18
1、简答题 短周期元素A、B、C、D、E、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①A与E同主族,E的单质与D2反应可生成E2D和E2D2两种固体;②F的单质在D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B的单质在D2中燃烧可生成BD和BD2两种气体;③CA4++DA-=CA3↑+A2D,各种反应和生成物的电子数都与E+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BD2的结构式为______,F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CA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2)废旧印刷电路板上含有铜,以往回收的方法是将其灼烧使用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稀硫酸来溶解.现改用A2D2和稀硫酸浸泡即达目的,又保护了环境,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C2A4和强氧化剂A2D2,已知0.5mol液态C2A4和足量液态A2D2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和水蒸气,放出320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4)离子化合物CA5的电子式为______,其晶体的最小结构单元如图所示经实验测得CA5晶体的密度为d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该晶体中阴离子与阳离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cm.
参考答案:(1)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是共价键,是直线型结构,碳和一个氧原子之间存在两对共用电子对,所以其结构式为O=C=O;硫离子中含有18个电子,所以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氨气是三角锥型结构,
故答案为:O=C=O;
;三角锥型;
(2)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生成物是硫酸铜和水,双氧水有强氧化性,铜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双氧水和铜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双氧水和铜、稀硫酸的反应方程式为:
Cu+H2O2+H2SO4=CuSO4+2H2O,故答案为:Cu+H2O2+H2SO4=CuSO4+2H2O;
(3)0.5molN2H4参加反应放出320KJ能量,所以1molN2H4参加反应放出640kJ能量,所以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2H4(1)+2H2O2(1)=N2(g)+4H2O(g);△H=-640kJ?mol-1,
故答案为:N2H4(1)+2H2O2(1)=N2(g)+4H2O(g);△H=-640kJ?mol-1;
(4)离子化合物CA5为NH4H,所以阴离子为氢离子,阳离子为铵根离子,其电子式为
;
晶胞中含有的阳离子个数为1,阴离子个数为8×18=1,即晶胞中含有一个“NH4H分子”,设晶胞的边长为acm,则有
19NAa3=d,a=319dN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
B.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2YO4
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Z>Y>X
参考答案:X、Y、Z都是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则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氧元素;X、Y位于同一主族,故Y为硫元素;Y、Z位于同一周期,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故Z为磷元素.A、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P<S<O,即Z<Y<X,故A正确;
B、Y为硫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2SO4,故B正确;
C、非金属性P<S<O,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所以氢化物稳定性Z<Y<X,故C错误;
D、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所以原子半径P>S>O,即Z>Y>X,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甲、乙、丙都是短周期元素,其中甲、乙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和3倍,丙元素原子K层和M层电子数之积与L层的电子数相同.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乙元素的族序数比甲元素的族序数大
B.甲、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丙>甲
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甲>乙
D.含丙元素的化合物数目比含甲元素的化合物数目多
参考答案:甲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应为C元素,乙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应为O元素,丙元素原子K层和M层电子数之积与L层的电子数相同,核外各层电子数分别为2、8、4,应为Si元素,则
A.乙为O,原子序数为8,甲为C,原子序数为6,则乙元素的族序数比甲元素的族序数大,故A正确;
B.甲为C,丙为Si,非金属性:C>Si,甲、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甲>丙,故B错误;
C.Si位于第三周期,C、O位于第二周期,原子半径Si最大,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C>O,则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甲>乙,故C正确;
D.甲为C,丙为Si,C可形成有机物,种类繁多,比Si形成的化合物的种类多,故D错误.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A、B、C、D、E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______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负一价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C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3)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参考答案:(1)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符号为N,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故答案为:N;
(2)设元素B的核电荷数是a,C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b,因为阴离子B-与阳离子C+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相同,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a=18-1=17,b=18+1=19,则B-为Cl-,其结构示意图为:
,C为K原子,
其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4s1,故答案为:
;1s22s22p63s23p64s1.
(3)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E为Cu,
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无电子,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且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
C.元素Y与元素Z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之比一定为1:2
D.元素X、Y、Z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因此是共价化合物
参考答案: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无电子,则X为氢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Y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故Y为氧元素;Z、W、R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等于氧元素,则处于第三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则R为硫元素,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且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则Z为钠元素,故W为铝元素.
即X为氢元素,Y为氧元素,Z为钠元素,W为铝元素,R为硫元素.
A、Y为氧元素、Z为钠元素、W为铝元素,形成的离子分别为O2-、Na+、Al3+,离子核外都有10个电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O2->Na+>Al3+,故A错误;
B、X为氢元素、Y为氧元素,二者可以形成化合物H2O2,故B错误;
C、Y为氧元素、Z为钠元素,二者可以形成Na2O、Na2O2两种离子化合物,二者阴阳离子之比都为1:2,故C正确;
D、X为氢元素、Y为氧元素、Z为钠元素,三种形成的化合物为NaOH,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