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5 23:45:47
1、选择题 以Pt为电极,电解含有0.10molCu2+和0.10molM3+的溶液,阴极析出固体物质的质量m(g)与溶液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mo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离子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 ]
A、M3+>Cu2+>H+
B、Cu2+> H+>M3+
C、M3+> H+>Cu2+
D、条件不足,难以确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已知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H2S + I2 =" 2HI" + S,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性:Fe3+>I2>S
B.氧化性:I2>S>Fe3+
C.还原性:Fe2+>I->H2S
D.还原性:Fe2+>H2S>I-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可推得。氧化性:Fe3+>I2>S;而还原性:Fe2+<I-<H2S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将112mLCl2(标准状况)通入10mL1mol/L的FeBr2溶液中(还原性:Fe2+大于Br-),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Cl2+2Br-=2Cl-+Br2
B.2Fe2++Cl2=2Fe3++2Cl-
C.2Fe2++2Br-+2Cl2=2Fe3++4Cl-+Br2
D.2Fe2++4Br-+3Cl2=2Fe3++6Cl-+2Br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Fe2+的还原性比 Br-要强,故 Cl2先和Fe2+反应,112mLCl2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10mL1mol/L的FeBr2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为:0.01L×1mol/L =0.01mol,Br-的物质的量为0.02mol,根据反应2Fe2++Cl2=2Fe3++2Cl-知道Cl2和Fe2+刚好反应完,没有多余的Cl2在和Br-发生反应,故选B。
考点:;离子还原性的比较和反应的前后。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NaN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具有致癌作用。酸性KMnO4溶液与NaNO2的反应为:MnO4-+ NO2-+H+→
Mn2++NO3-+H2O(未配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中NO2-是氧化剂
B.反应过程中溶液pH减小
C.1 mol KMnO4可以消耗2.5mol NaNO2
D.该反应可说明氧化性NO3->MnO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I(1)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立即会看到溶液变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2)在碘和淀粉形成的蓝色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发现蓝色逐渐消失,反应的离子方程是 。
(3)对比(1)和(2)实验所得的结果,将Cl
、I
SO2按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为 。
II (4) 除去铁粉中混有铝粉的试剂是 ,离子方程式为
(5) 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参考答案:(1)2I- + CI2 = I2 + 2CI- (2) I2 + SO2 + 2H2O = 4H+ + SO42- + 2I- (3)SO2> I - >CI-
(4)NaOH溶液 2Al+ 2OH - + 2H2O = 2AlO2- + 3H2 ↑ (5) Na2CO3
本题解析:(1)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发生反应:2KI-+ Cl2 = I2 + 2KCl. I2遇淀粉变为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I- + CI2 = I2 + 2CI-。(2)在碘和淀粉形成的蓝色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发生反应:I2+ SO2+2H2O=2HI+H2SO4。所以蓝色逐渐消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 + SO2 + 2H2O = 4H+ + SO42- + 2I-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SO2> I ->CI- 。(4)Fe、Al都是比较活泼的金属。都能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但Al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而Fe不能。故除去铁粉中混有铝粉的试剂是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 2OH - + 2H2O = 2AlO2- + 3H2 ↑. (5) 2NaHCO3
Na2CO3+ CO2↑+ H2O,2mol的NaHCO3受热分解得到1mol CO2和1molH2O . 1mol H2O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消耗Na2O21mol 产生2mol NaOH .再发生反应2NaOH+ CO2= 2Na2CO3 +H2O。综合起来相当于发生2Na2O2+2CO2=2Na2CO3+O2消耗Na2O21mol,产生Na2CO31mol。故最后得到的固体为Na2CO3。
考点: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氧化性、还原性的比较、杂质的除去等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