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考点预测(2019年强化版)(九)

时间:2019-06-25 22:33: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为放出萃取溴水后的苯层
B.装置②为喷泉实验
C.装置③可用来吸收HCl气体
D.以NH4Cl为原料,装置④可用于制备少量NH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苯的密度比水小,在水的上层,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下层从分液漏斗活塞处放出,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A项错误;CO2与NaOH溶液反应,装置②可以形成喷泉,B项正确;装置③中HCl气体与水直接接触,不能防止倒吸,C项错误;氯化铵受热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但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口处遇冷又会化合生成氯化铵,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Fe、Cu都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运用实验的手段研究Fe、Cu以及化合物的相关性质.请你参与研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取一束细铜丝用砂纸打磨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再伸到Cl2的集气瓶中.你认为甲同学在实验中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乙同学为验证Fe在冷的浓HNO3中发生钝化但能和热的浓HNO3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指出其中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__;纠正上述错误后,请你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对装置2提出改进建议,使装置2既能控制反应的进行,又能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______.
(3)丙同学在Fe和浓HNO3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块Cu片,Cu片逐渐溶解,反应一段时间后不再溶解(Cu有剩余).
①丙同学依据反应现象得出Cu片溶解的原因是和HNO3发生反应.他依据的反应现象是______.
②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他的理由是______.
(4)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在加入Cu片并反应完全后的溶液中含有Fe2+但不含有Fe3+.说明具体的操作和实验现象______.


参考答案:(1)铜在氧气中不燃烧,在氯气中能燃烧产生棕黄色烟,故答案为:铜在氯气在燃烧产生棕黄色烟;
(2)加热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超过三分之一时,加热过程中容易产生暴沸,造成安全事故;加热液体的试管不与桌面成45°角向上倾斜,不能竖直向上;改进后的铜丝容易抽拉,即容易控制反应的进行,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将装置2中的铁片改成一段为螺旋状的铁丝,螺旋状的一端深入硝酸中,另一端伸出橡胶塞,既能控制反应的进行又能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故答案为:两只试管中的液体均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液体的试管不与桌面成45°角向上倾斜;将装置2中的铁片改成一段为螺旋状的铁丝,螺旋状的一端深入硝酸中,另一端伸出橡胶塞;
(3)①二氧化氮能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当溶液中硝酸过量时,抑制二氧化氮的溶解,所以可看到气体呈红棕色,故答案为:试管上部出现红棕色气体;
②硝酸过量时,铁和硝酸反应生成三价铁,三价铁和铜能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和铜离子,从而使铜片溶解,发生反应为2Fe3++Cu=Cu2++2Fe2+,
故答案为:铁和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硝酸,但一定含有铁离子,铁离子液可以和铜反应使铜溶解;
(4)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少量氯水,溶液变红则证明溶液中含有Fe2+但不含Fe3+,
故答案为: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少量氯水,溶液变红则证明溶液中含有Fe2+但不含Fe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无明显错误或不足的是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知识,关键明确各种实验装置的用途。A项中氨气通过CCl4后再被稀硫酸吸不会引起倒吸,A正确;B项中少了环形玻璃搅拌棒,不正确;C项中易发生倒吸,C错;NO不能排气收集,被氧化为NO2,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下列有机实验操作或叙述中正确的是?(填写代号)。
A.用银氨溶液检验某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B.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
C.蔗糖水解时应用浓硫酸作催化剂
D.在鸡蛋白溶液中滴入浓硝酸,微热会产生黄色物质
E.在植物油中滴入溴水,溴水会褪色
F.用盐析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
G.在酒精中加新制生石灰后蒸馏制无水酒精
H.制酚醛树脂时,应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中


参考答案:B 、 D 、 E 、 F 、 G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16分)配制200mL0.5 mol·L-1的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请将下述实验步骤中缺少的文字请补充完整
(1)实验中选用的仪器除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
??仪器。
(2)计算:所需NaOH的质量为??g;
(3)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时,首先将托盘天平调平,将 ?放在天平的左盘上称量其质量,再添上?g砝码后,向左盘加NaOH固体到平衡为止;
(4)溶解:向盛有NaOH的烧杯中加入70mL水并用玻璃棒?使其溶解;
(5)转移:将步骤(4)中溶液用玻璃棒 ?注入容量瓶中,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小心洗涤2—3次后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 ;
(6)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 cm处,改用?加水至刻度线,注意视线与??保持水平,加盖摇匀。
(7)贮存: 将溶液倒入试剂瓶中保存,贴上标签注明溶液的浓度和配制日期。


参考答案:(8分)
Ⅰ、(1)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小烧杯 药匙(3分,答前三个即得3分)
(2)5.0 (写小数点后一位给2分)
(3)小烧杯(1分)? 5.0(1分)?(4)搅拌(1分)?(5)引流(1分)
(6)1~2cm?(1分)胶头滴管(1分) 刻度线(1分)
Ⅱ、误差分析:偏高?无影响?偏低?偏高(各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