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认识晶体》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6-25 21:22:1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SO2和
B.CCl4和KCl
C.NaCl和HCl
D.CO2和H2S



2、填空题  某离子晶体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x位于立方体的顶点,Y位于立方体中心。试分析

(1)晶体中每个Y同时吸引着__________个X,每个x同时吸引着______个Y,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
(2)晶体中在每个X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X共有__________个。
(3)晶体中距离最近的2个X与1个Y形成的夹角∠XYX的度数为__________。
(4)设该晶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晶体密度为ρ·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X中心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



3、选择题  下表是某些原子晶体的熔点和硬度

原子晶体
金刚石
氮化硼
碳化硅
石英


熔点/℃
3 900
3 000
2 700
1 710
1 410
1 211
硬度
10
9.5
9.5
7
6.5
6.0
?
分析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构成原子晶体的原子种类越多,晶体的熔点越高
②构成原子晶体的原子间的共价键键能越大,晶体的熔点越高
③构成原子晶体的原子的半径越大,晶体的硬度越大
④构成原子晶体的原子的半径越小,晶体的硬度越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简答题  A.不锈钢是由铁、铬、镍、碳及众多不同元素所组成的合金,铁是主要成分元素,铬是第一主要的合金元素.其中铬的含量不能低于11%,不然就不能生成致密氧化膜CrO3防止腐蚀.
(1)基态碳(C)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
(2)[Cr(H2O)4Cl2]Cl?2H2O中Cr的配位数为______;已知CrO5中Cr为+6价,则CrO5的结构式为______.
(3)金属镍粉在CO气流中轻微加热,生成无色挥发性液态Ni(CO)4,呈四面体构型.423K时,Ni(CO)4分解为Ni和CO,从而制得高纯度的Ni粉.试推测:四羰基镍的晶体类型是______,与Ni(CO)4中配体互为等电子的离子是______.
(4)Fe的一种晶体如甲、乙所示,若按甲虚线方向切乙得到A~B图中正确的是______.

(5)据报道,只含镁、镍和碳三种元素的晶体竟然具有超导性.鉴于这三种元素都是常见元素,从而引起广泛关注.该晶体的结构可看作由镁原子和镍原子在一起进行面心立方密堆积,试写出该晶体的化学式______.晶体中每个镁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镍原子有______个.




5、简答题  (I)CH3+、CH3-、CH3-都是重要的有机反应中间体,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它们均由甲烷去掉一个氢原子所得
B.它们互为等电子体,碳原子均采取sp2杂化
C.CH3-与NH3、H3O+互为等电子体,几何构型均为三角锥形
D.CH3+中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所有原子均共面
E.两个CH3-或一个CH3+和CH3-结合均可得到CH3CH3
(II)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锌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
(1)指出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周期,______族,______区.
(2)葡萄糖酸锌[CH2OH(CHOH)4COO]2Zn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补锌剂.写出Zn2+基态电子排布式______;葡萄糖分子中碳原子杂化方式有______.
(3)Zn2+能与NH3形成配离子[Zn(NH3)4]2+.配位体NH3分子属于______(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在[Zn(NH3)4]2+中,Zn2+位于正四面体中心,N位于正四面体的顶点,试在图1中表示[Zn(NH3)4]2+中Zn2+与N之间的化学键.
(4)图2表示锌与某非金属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晶胞,其中Zn和X通过共价键结合,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该化合物的晶体熔点比干冰高得多,原因是______.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