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0 04:11:31
1、选择题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 实验 | 反应温度/℃ | Na2S2O3溶液 | 稀H2SO4 | H2O | ||
| V/mL | c/(mol·L-1) | V/mL | c/(mol·L-1) | V/mL | ||
| A | 25 | 5 | 0.1 | 10 | 0.1 | 5 |
| B | 25 | 5 | 0.2 | 5 | 0.2 | 10 |
| C | 35 | 5 | 0.1 | 10 | 0.1 | 5 |
| D | 35 | 5 | 0.2 | 5 | 0.2 | 10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项中反应温度最高,反应物Na2S2O3的浓度最大,反应速率最大,反应最先出现浑浊。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每一次碰撞都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B.反应物用量增加后,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
C.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
D.加入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
参考答案:A.分子发生有效碰撞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A错误;
B.反应物用量增加后,有效碰撞次数增多,但单位体积的有效碰撞不一定增大,即浓度不一定增大,如加入固体或纯液体,故B错误;
C.分子发生有效碰撞时发生化学反应,此时的分子为活化分子,故C正确;
D.加入催化剂可降低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反应速率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比纯锌快,是因为粗锌比纯锌还原性强
B.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从而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
C.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吹气后脱脂棉燃烧,说明CO2、H2O与Na2O2反应是放热反应
D.强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性
参考答案:A.粗锌含有金属或非金属杂质,可与稀硫酸发生原电池反应,反应速率较大,但还原性相同,故A错误;
B.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故B错误;
C.脱脂棉燃烧,应先达到着火点,可说明反应放出热量,故C正确;
D.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如浓氨水的导电性大于饱和氯化银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措施中,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将食物储存在冰箱里
B.在稀H2SO4与NaOH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C.往H2O2溶液中加入几滴FeCl3溶液
D.用18mol/L H2SO4溶液代替1 mol/L H2SO4溶液与铁反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或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使用催化剂等均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据此可知选项C能加快反应速率。A中降低反应速率,B中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不能适用于液体,D中浓硫酸和铁在常温下发生钝化,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外界条件是如何影响反应速率的了解掌握情况,意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该题需要注意的是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适用范围。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16分)(1)小明在做“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他取了两只试管,均加入4mL 0.01mol/L的KMnO4酸性溶液和2mL 0.1mol/L H2C2O4(乙二酸)溶液,振荡,A试管置于热水中,B试管置于凉水中,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①需要用 来酸化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tA tB(填“>”、“=”或“<”)。
②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实验室有瓶混有泥沙的乙二酸样品,小明利用这个反应的原理来测定其含量,操作为:
①配制250 mL溶液:准确称量5.0g乙二酸样品,配成250mL溶液。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少量酸酸化,将0.1000 mol·L-1 KMnO4溶液装入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在实验中发现,刚滴下少量KMnO4溶液时,溶液迅速变成紫红色。将锥形瓶摇动一时间后,紫红色慢慢消失;再继续滴加时,紫红色就很快褪色了。请解释原因: 。当____ ,证明达到滴定终点。
③计算:再重复上述操作2次,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 序号 | 滴定前读数(mL) | 滴定后读数(mL) |
| 1 | 0.00 | 20.10 |
| 2 | 1.00 | 20.90 |
| 3 | 0.00 | 22.10 |
参考答案:(1)①硫酸(1分), < (1分)
②5H2C2O4 + 2MnO4- + 6H+=10CO2↑ + 2Mn2+ + 8H2O (3分,不配平或配平错扣1分)
(2)②酸式 (2分);反应中生成的Mn2+具有催化作用,所以随后褪色会加快 (2分);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锥形瓶内的颜色恰好变成浅紫红色,且半分钟不变化。(2分)
③20.00mL(2分); 90.00% (2分)④ACD (2分) (漏写一个得1分)
本题解析:(1)①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要酸化高锰酸钾溶液需要选用无还原性的酸,一般选稀硫酸,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褪色时间越短,所以褪色所需时间tA<tB;
②酸性条件下,高锰酸根离子能氧化草酸生成二氧化碳,自身被还原生成锰离子,同时生成水,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
(2)②酸性溶液只能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所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应该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生成的锰离子有催化作用而导致反应速率加快,当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锥形瓶内的颜色恰好变成紫红色且半分钟不变化,证明达到终点;
③第三次消耗体积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差较大,所以要舍去,则消耗KMnO4溶液的平均体积=(20.10?0.00+20.90?1.00)÷2mL=20.00mL,设样品的纯度为x,
5H2C2O4+6H++2MnO4-=10CO2↑+2Mn2++8H2O
450g 2mol
5.0x×
g (0.1×0.020)mol
x=
×100%=90.00%;
A.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会导致酸性高锰酸钾浓度偏小,需要高锰酸钾体积偏大,测定值偏大,故正确;B.锥形瓶内有水,对实验无影响,故错误;C.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会导致测定高锰酸钾体积偏大,测定值偏大,故正确;D.不小心将少量酸性KMnO4溶液滴在锥形瓶外,会导致测定高锰酸钾体积偏大,测定值偏大,故正确;E.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导致测定高锰酸钾体积偏小,测定值偏小,故错误;故选ACD。
考点: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及其含量的测定的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