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0 03:23:09
1、填空题 A、B、C、D、E为前四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相关的信息如下:
元素 | 相关信息 |
A | A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三个能级,且每个能级上含有相等的电子数 |
B | 是空气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 |
C | 短周期中,单质C的金属性最强 |
D | 基态原子第三能层上有7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
E | 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 |
2、选择题 已知:C(s)+ O2(g)
CO(g) ΔH1 = —110.5 kJ/mol
CO(g)+ O2(g)
CO2(g) ΔH2 = —283.0 kJ/mol
则反应C(s)+O2(g)CO2(g)的反应热为( )
A.172.5 kJ/mol
B.—172.5 kJ/mol
C.393.5 kJ/mol
D.—393.5 kJ/mol
3、选择题 已知:C (s)+ O2(g)="CO(g)" H=" -110." 50KJ/mol
C (s)+O2(g)=CO2(g) H= -393.51KJ/mol
则反应C (s)+CO2(g)=" 2" CO(g)的H为
A.-283.01KJ/mol
B.+172.51 KJ/mol
C.+283.01KJ/mol
D.-504.01 KJ/mol
4、选择题 相同温度下,容积均恒为2L的甲、乙、丙3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SO2(g)+O2(g)2SO3(g) △H=-197kJ·mol-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Q1>Q3>Q2 =78.8kJ
B.三个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K=2
C.甲中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升高温度,则SO2的转化率将大于50%
D.若乙容器中的反应经tmin达到平衡,则0~tmin内,v(O2)=mol/(L·min)
5、填空题 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过渡态。分析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下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