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0 03:23:09
1、填空题 A、B、C、D、E为前四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相关的信息如下:
元素 | 相关信息 |
A | A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三个能级,且每个能级上含有相等的电子数 |
B | 是空气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 |
C | 短周期中,单质C的金属性最强 |
D | 基态原子第三能层上有7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
E | 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 |
参考答案:
25⑴5:1(2分)
⑵H-C (2分) H-Cl(2分) 第一空填H-C、H-N均可,
⑶第四周期第IB 族 (2分)
3Cu + 8H+ + 2NO3- = 3Cu2++2NO↑ + 4H2O(2分) 写成普通化学方程式,不得分;离子符号或化学式错,不得分;配平错,扣1分。
⑷NO(g)+ CO2(g)=NO2(g)+CO(g)
△H ="+234" kJ/mol(2分) 须正确标明物质状态、△H的数值、“+”号及单位,有一处错误即不得分。
⑸离子键、极性键 (2分) 各1分,“极性键”写成“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也可。多填其它类型,每多填一个扣1分。
5Cl2+10NaOH = 7NaCl+2NaClO+NaClO3+5H2O(2分) 写离子方程式也可。化学式(或离子符号)错,不得分;配平错,扣1分。
本题解析:
根据信息可以推知A、B、C、D、E分别为C、N、Na、Cl、Cu元素。
(1)A2H4为乙烯,其结构简式为CH2=CH2,其σ键与π键数分别为5、1,故之比为5:1;
(2)键能跟键长有关系,键越断,键能越高,故有H—C<H—N;极性跟电负性有关,电负性越大,吸引力越大,极性越强,故H—C<H—Cl;
(3)为Cu与稀硝酸的反应
(4)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力,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有△H ="+234" kJ/mol;
(5)NaOH与氯气反应可能生成Cl-和ClO-或Cl-和ClO3-;从图中看出n(ClO-):n(ClO3-)=2:1,从而写出反应方程式。
考点:以物质结构理论为基础,考查了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元素及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及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已知:C(s)+ O2(g)
CO(g) ΔH1 = —110.5 kJ/mol
CO(g)+ O2(g)
CO2(g) ΔH2 = —283.0 kJ/mol
则反应C(s)+O2(g)CO2(g)的反应热为( )
A.172.5 kJ/mol
B.—172.5 kJ/mol
C.393.5 kJ/mol
D.—393.5 kJ/mo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即得到C(s)+O2(g)=CO2(g),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110.5 kJ/mol—283.0 kJ/mol=—393.5 kJ/mol,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已知:C (s)+ O2(g)="CO(g)" H=" -110." 50KJ/mol
C (s)+O2(g)=CO2(g) H= -393.51KJ/mol
则反应C (s)+CO2(g)=" 2" CO(g)的H为
A.-283.01KJ/mol
B.+172.51 KJ/mol
C.+283.01KJ/mol
D.-504.01 KJ/mo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盖斯定律,一式×2-二式:-110.50×2+393.5=+172.51 KJ/mol,选B。
考点: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相同温度下,容积均恒为2L的甲、乙、丙3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SO2(g)+O2(g)2SO3(g) △H=-197kJ·mol-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Q1>Q3>Q2 =78.8kJ
B.三个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K=2
C.甲中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升高温度,则SO2的转化率将大于50%
D.若乙容器中的反应经tmin达到平衡,则0~tmin内,v(O2)=mol/(L·mi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综合考虑甲乙丙三个容器均容积恒定,则可达等效平衡,Ar不影响平衡状态,而甲从正反应开始,乙和丙同时从正逆反应方向开始,所以放出的热量Q1>Q2>Q3=78.8kJ;结合乙容器中放出的热量,计算得反应的SO2为0.8mol, 2SO2(g) + O2(g)2SO3(g)
起始量(mol) 1.8 0.9 0.2
变化量(mol) 0.8 0.4 1.0
平衡量(mol) 1.0 0.5 1.0
由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c2(SO3)/c(O2)×c2(SO2)=4,B项错误;达平衡时甲中SO2的转化率为50%,因为反应放热,当升高温度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其转化率减小。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平衡常数、转化率、等效平衡。
本题难度:困难
5、填空题 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过渡态。分析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下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NO2(g)+CO(g)=CO2(g)+NO(g) △H=-234 kJ/mol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