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0 02:47:29
1、实验题 实验室配制500 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晶体?g。
(2)若在称量样品时,药品放在天平右盘上,砝码放在天平左盘上(1 g以下用游码),天平平衡时,则实际称量的Na2CO3·10H2O晶体?g。
(3)用托盘天平和小烧杯称出Na2CO3·10H2O的质量,其正确操作顺序的标号为(操作可以重复)_______________。
A.调整零点
B.将游码移至刻度尺的零刻度处,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内
C.将碳酸钠晶体放入小烧杯中称量
D.称量空的小烧杯
E.记录称量结果
(4)下列操作对配得的溶液无影响的是?(填序号);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填序号)。
①在烧杯内溶解溶质,搅拌时不慎溅出少量溶液。
②容量瓶未烘干就用来配制溶液。
③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④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⑤定容时不小心使少量蒸馏水流出瓶外。
⑥将所配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参考答案:(1)14.3g。? (2)13.7g。? (3)ADECEB? (4)2.5.6(填序号);3(填序号)
本题解析: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有关误差分析。
(1)500 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是0.05mol,所以需要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是0.05mol×286g/mol=14.3g。
(2)由于托盘天平中,左盘的质量总是等于右盘的质量和游码的质量之和,所以当药品放在天平右盘上,砝码放在天平左盘上时,物体的实际质量是14.0g-0.3g=13.7g。
(3)根据配制的原理及要求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DECEB。
(4)根据c=b/V可知,如果在烧杯内溶解溶质,搅拌时不慎溅出少量溶液,则溶质减少,浓度偏小;容量瓶不需要烘干,因此选项②无影响;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容量瓶中溶液的体积减少,浓度偏高;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容量瓶中溶液的体积增加,浓度偏小;定容时不小心使少量蒸馏水流出瓶外,对实验结果不影响;同样将所配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时,也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目的 | 操作 |
A | 配制100mL1.0mol/L CuSO4溶液 | 将25g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 |
B | 除去KNO3中少量NaCl |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
C | 在溶液中将MnO4-完全转化为Mn2+ |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紫色消失 |
D | 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 | 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将25gCuSO4·5H2O倒在烧杯中溶解,然后按照转移、洗涤、定量等环节进行,但是溶解后需注意,溶液的体积不是100mL,A错;KNO3与NaCl的溶解度相差比较大,所以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B正确;双氧水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正确;加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可以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纯碱,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6.0mL,倾倒出一部分溶液,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0mL,该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
A.大于6.0mL
B.等于6.0mL
C.小于6.0mL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6.0mL,则其实际读数是大于16.0mL,倾倒出一部分溶液,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0mL,实际读数是小于10.0mL,那么该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大于6.0mL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可用图①所示装置收集SO2
B.可用图②所示装置防止铁钉生锈
C.可用图③所示装置比较KMnO4、Cl2、S的氧化性强弱
D.可用图④所示装置配制稀硫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SO2的吸收不需要防倒吸,错误;B、铁钉做阳极被腐蚀,错误;C、根据强制弱的原则,正确;D、容量瓶不能用于稀释,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A.浓硫酸? B.水玻璃? c.氢氟酸? D.苛性钾溶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与玻璃反应的溶液就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氢氟酸能腐蚀玻璃:SiO2+4HF=SiF4 ↑+2H2O,KOH溶液也与玻璃中SiO2反应;2KOH+ SiO2=K2SiO3+H2O,所以它们都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有胶黏作用,会把瓶子和塞子黏在一起。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