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二)

时间:2018-03-17 07:43: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Mg2+结构示意图:
B.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U原子:
C.NH4Cl的电子式:
D.四氯化碳分子球棍模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Mg2+结构示意图:,正确;B.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U原子质量数为238,错误;C、NH4Cl的电子式:,氯离子漏掉方括号和电子,错误;D、四氯化碳分子球棍模型: ,氯原子半径应大于碳原子,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醇的结构筒式:C2H6O
B.CH4的比例模型:
C.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SiO2+CSi+CO2↑
D.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Cl-+2H2O=Cl2↑+2OH-+H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乙醇的结构筒式为CH3CH2OH,C2H6O表示分子式,A不正确;B、CH4的比例模型为,B正确;C、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SiO2+2CSi+2CO↑,C不正确;D、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Cl-+2H2OCl2↑+2OH-+H2↑,D不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实验室需用90mL 2mol·L-碳酸钠溶液。
(1)配制该溶液时,根据你的实践经验,下列仪器不可能用到的是_____(填选项)。
A. 托盘天平 B. 烧杯 C. 胶头滴管 D. 100ml容量瓶 E. 90ml容量瓶 F.玻璃棒
(2)实验操作步骤有:A.称取碳酸钠晶体;B.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C.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选定的容量瓶中;D.将碳酸钠晶体置于烧杯中用适量的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E.将配好的碳酸钠溶液装入试剂瓶待用并贴好标签;F.向容量瓶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G.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上述步骤的正确操作顺序是?????B?????(填写字母)
②本实验称取的碳酸钠晶体的质量是?g
③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配溶液浓度?(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④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处理方法是?(填选项)。
A. 吸出多余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B. 小心加热容量瓶溶液,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C. 经准确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
D. 重新配制碳酸钠溶液


参考答案:(1)E?
(2)①A D C , F G E(各1分)?
②21.2?
③偏小(1分)
④D(1分)


本题解析:(1)根据容量瓶的规格可判断,答案选E
(2)①根据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称、溶、移、洗、定、摇、转,可得上述步骤的正确操作顺序是A D C , F G E
②100mL 2mol·L-1碳酸钠的质量为0.1L×2mol·L-1×106g·mol-1=21.1g
③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小
④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只能倒掉重配,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4分)
如图中,A、B、C、D、E是单质,G、H、I、F是B、C、D、E分别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已知:
① 反应C+GB+H能放出大量的热,G是红综色固体粉末;
②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E可以发生反应:2E+I2F+D,F中的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回答问题: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6g G 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至少需要铜粉_______克
(3) C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的溶液与过量的化合物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E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写出H物质在工业上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
(6)将一定量的B完全溶于过量盐酸中,然后通入0.005mol Cl2,再加入0.01mol重铬酸钾晶体(K2Cr2O7),恰好使溶液中B2+全部转化为B3+,铬元素本身被还原为+3价铬离子。通过计算确定原B的物质的量为(    )
A.0.01mol       B.0.03mol             C.0.04mol            D.0.07mol


参考答案:⑴2Al+Fe2O32Fe+Al2O3     ⑵0.64
⑶2Al+2OH- + 2H2O==2AlO2-+3H2↑;AlO2-+CO2+2H2O = Al(OH)3↓+HCO3-
⑷2Mg+CO22MgO+C  ;(5) 耐火材料 炼铝 ; (6)D 。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及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可知:A是O2;B是Fe;C是Al;D是C;E是Mg;F是MgO;G是Fe2O3;H是Al2O3;I是CO2;(1) ①中是Al与Fe2O3发生的铝热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2Fe+Al2O3;(2) G是Fe2O3,1.6g G 的物质的量是1.6g÷160g/mol=0.01mol,溶于盐酸,得到FeCl3溶液与铜粉反应,2FeCl3+Cu= 2FeCl2+ CuCl2,根据Fe守恒可得:n(FeCl3)=0.02mol,则根据方程式可知:其完全反应需要消耗Cu的物质的量是0.01mol,其质量是0.01mol×64g/mol=0.64g。(3) Al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 + 2H2O==2AlO2-+3H2↑;反应后的溶液是NaAlO2,与过量的化合物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 = Al(OH)3↓+HCO3-;(5) Al2O3是离子化合物,熔沸点高,可以作耐火材料,也可以用于电解冶炼铝。(6)将一定量的Fe完全溶于过量盐酸中得到FeCl2溶液,然后通入0.005mol Cl2,再加入0.01mol重铬酸钾晶体(K2Cr2O7),恰好使溶液中B2+全部转化为B3+,铬元素本身被还原为+3价铬离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数目相等,所以n(Fe2+)×1=n(Cl2)×2+n(K2Cr2O7)×2×3. n(Fe2+)=0.005mol×2+0.01mol×2×3=0.07mol.根据Fe守恒可知n(Fe)= n(Fe2+)=0.07mol,故选项是D。
考点: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只有包括物质的推断、性质、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守恒法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成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许多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下列成语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木已成舟
B.铁杵成针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木已成舟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则没有涉及化学变化;B、铁杵成针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则没有涉及化学变化;C、蜡炬成灰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且碳、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滴水成冰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则没有涉及化学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