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17 07:19:30
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4克NaHCO3晶体中含有0.1mol离子
B.0.1mol/L NaHCO3溶液中浓度为0.1mol/L
C.NaHCO3溶液中:c(Na+)=2c(CO32-)+c(HCO3-)+c(H2CO3)
D.NaHCO3溶液中:c(OH-)=c(CO32-)+c(H2CO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A.n(NaHCO3)=
=0.1mol,结合构成分析;
B.溶液中HCO3-水解;
C.根据物料守恒分析;
D.根据质子守恒分析.
解答:A.n(NaHCO3)=
=0.1mol,8.4克NaHCO3晶体中含有0.1mol HCO3-离子,故A正确;
B.溶液中HCO3-水解,则HCO3-浓度小于0.1mol/L,故B错误;
C.根据物料守恒可知,NaHCO3溶液中:c(Na+)=c(CO32-)+c(HCO3-)+c(H2CO3),故C错误;
D.根据质子守恒可知,NaHCO3溶液中:c(OH-)=c(HCO3-)+2c(H2CO3)+c(H+),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电离与水解,明确溶液中的物料守恒、质子守恒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物质的构成,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物质不可能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是
A.单质
B.混合物
C.氧化物
D.同位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中必须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则不可能有一种元素组成.
解答:A、单质是一种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是由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故A不选;
B、混合物中至少两种物质,对于同素异形体组成的混合物,只有一种元素,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故B不选;
C、氧化物要有两种元素,则不可能有一种元素组成,故C选;
D、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类原子,是同种元素,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判断物质的类别,是解题的关键,同时要注意特殊情况,如对于同素异形体组成的混合物,只有一种元素,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对四种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评价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则离子能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解答:A.因HCO3-、OH-结合生成水和碳酸根离子,则离子不能共存,故A错误;
B.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显碱性,该组离子不反应,能共存,评价错误,故B错误;
C.
=109的溶液,显碱性,Ca2+不能大量存在,评价错误,故C错误;
D.pH=1的溶液中,H+、ClO-、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评价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明确习题中的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选项C为解答的难点和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正丁烷的二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有几种
A.5
B.6
C.7
D.8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正丁烷的结构简式CH3CH2CH2CH2可知,正丁烷的二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有1,1-二氯丁烷、2,2-二氯丁烷、1,2-二氯丁烷、1,3-二氯丁烷、1,4-二氯丁烷、2,3,二氯丁烷,共计是6种,答案选B。
考点:考查正丁烷二氯代物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检验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该题的关键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书写,避免漏选或重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世界上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高分子单体,旧法合成的?反应是:(CH3)2?C=O+HCN—→(CH3)2?C(OH)CN(CH3)2C(OH)CN+CH3OH+H2SO4—→CH2=C(CH3)COOCH3+NH4HSO490年代新法的反应是:?CH3C≡CH?+?CO?+?CH3OH—Pb→CH2=C(CH3)COOCH3与旧法比较,新法的优点是
A.原料无爆炸危险
B.原料都是无毒物质
C.没有副产物
D.原料利用率高
E.对设备腐蚀性较小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根据反应式可知,新发中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原子利用率高,C正确。其次原料中没有硫酸,减少了对设备的腐蚀,D正确,所以答案选CD。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