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17 07:10:22
1、选择题 能用磨口塞玻璃瓶存放的试剂有
A.烧碱溶液
B.浓硝酸
C.氢氟酸
D.硅酸钠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剂的保存要看药品的性质。烧碱溶液能与磨口塞玻璃瓶磨口处的SiO2反应生成Na2SiO3,Na2SiO3具有黏性,能将瓶塞和瓶口黏在一起。浓硝酸具有挥发性、强氧化性,因此应密封保存在磨口塞玻璃瓶中。氢氟酸能腐蚀玻璃,反应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硅酸钠溶液显碱性,也不能用磨口塞玻璃瓶存放。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Br;
B.氯气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
C.Cu为负极,Fe为正极,电池反应为Cu与浓硝酸反应;
D.氯化铵易分解,碘易升华.
解答:A.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Br,验证SO2的还原性,故A错误;
B.氯气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可验证Cl的非金属性比I强,故B正确;
C.Cu为负极,Fe为正极,电池反应为Cu与浓硝酸反应,不能说明Fe比Cu活泼,故C错误;
D.氯化铵易分解,碘易升华,则不能利用加热氯化铵和碘单质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除去碘,应利用萃取,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物质的分离、提纯等,侧重反应原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选项C为易错点.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实验设计或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鉴别氯化钠和氯化钾,用焰色反应
B.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
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
D.SO2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又出现红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Na、K的焰色不同;
B.二氧化硅与NaOH反应生成硅酸钠,具有粘合性;
C.测定pH,试纸不能湿润;
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为暂时性漂白.
解答:A.Na、K的焰色不同,分别为黄色、紫色,则鉴别氯化钠和氯化钾可用焰色反应,故A正确;
B.二氧化硅与NaOH反应生成硅酸钠,具有粘合性,所以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而不能使用玻璃塞,故B正确;
C.测定pH,试纸不能湿润,则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可能会产生误差,故C错误;
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则SO2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不稳定,则加热后又出现红色,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焰色反应、试剂的存放、pH的测定、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等,侧重物质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不用浓硝酸和铜屑反应制硝酸铜,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B.久置的浓硝酸溶液呈黄色,说明浓硝酸具有不稳定性
C.大理石与稀硝酸反应制二氧化碳,说明稀硝酸具有氧化性
D.锌与稀硝酸反应得不到氢气,说明稀硝酸酸性太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电解的水,溶液浓度增大;
B.由电子移动方向可知甲连接电源的正极,甲为电解池的阳极;
C.此为原电池装置,Fe为负极,Pt为正极;
D.根据原电池正负极电极方程式书写总反应式.
解答: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电解的水,硫酸浓度增大,溶液pH减小,故A错误;
B.由电子移动方向可知甲连接电源的正极,甲为电解池的阳极,发生反应为2Cl--2e-═Cl2↑,故B正确;
C.此为原电池装置,类似于铁的吸氧腐蚀,Fe为负极,Pt为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方程式为O2+2H2O+4e-═4OH-,故C正确;
D.Fe3+在正极得电子被还原,Cu在负极失电子被氧化,总反应式为2Fe3++Cu═Cu2++2Fe2+,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侧重于电化学知识的考查,注意把握电解池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掌握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