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17 06:52:02
1、选择题 右图表示反应2X(g) Y(g)+2Z(g),△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
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min时X的平均转化率为50%
B.第6min后,反应就停止了
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减小
D.若减小压强,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图像可知,2mion时X的浓度是0.5mol/L,所以X的浓度变化量是1.0mol/L-0.5mol/L-0.5mol/L,因此X的转化率是。6min后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反应速率不等于0,反应并没有停止。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X的转化率增大。因为反应前后体积是增大,所以降低压强,正逆反应均减小,但减小的倍数是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g)+nC(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和C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则( )
A.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加
B.物质A的转化率增加
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m>2n
参考答案:A、由于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C的质量减小,而总质量不变,所以C的质量分数减小,故A错误;
B、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A消耗的物质的量减小,所以其转化率减小,故B错误;
C、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C正确;
D、体积缩小,压强增大,所以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而实际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M<2n,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3A(g)+B(g)?XC(g)
Ⅰ.将3mol?A和2mol?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a
Ⅱ.若A、B、C起始投入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A)、n(B)、n(C),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也为a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Ⅰ达到平衡时,A、B、C各增加1mol,则B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B.若向平衡Ⅰ中再加入6mol?A,4mol?B.测得C的体积分数大于a,可断定X>4
C.若X=2,则体系Ⅱ起始物质的量应满足:3nB=nA+3
D.若体系Ⅱ起始物质的量满足3n(c)+4nA=12nB,则可推断:X=4
参考答案:A、把C转化到方程式左边,可得到 n(A)=4+3x,n(B)=3+1x.若x=4,(4+3x):(3+1x)<3:2,B转化率降低,A的转化率增大,故A错误;
B.若向平衡Ⅰ中再加入6mol?A,4mol?B,等效为增大压强,因容器体积不变,若x=4时,C的体积分数应为a,现大于a,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故x<4,故B错误;
C、当X=2时,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只要把一端按不可逆反应形式完全转化为另一端的物质后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即可,故n(A)+32n(C)=3;n(B)+12n(C)=2;两式相减整理得:3n(B)=n(A)+3,故C正确;
D、如果x=4,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满足[n(A)+34n(C)]:[n(B)+14n(C)]=3:2,即3n(C)+4n(A)=12nB,
如果x≠4,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满足n(A)=3mol、n(B)=2mol即可,即[n(A)+34n(C)]=3,[n(B)+14n(C)]=2,可得3n(C)+4n(A)=12nB,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计算题 在2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4molN2O5,发生如下反应:2N2O5(g)4NO2(g)+O2(g)。反应5min后,测得
N2O5转化了20%,求:
(1)υ(NO2)、υ(O2)分别为多少?
(2)5min时,N2O5占混合气体总体积的百分比是多少?
参考答案:(1)υ(NO2)=0.16mol/(L·min);υ(O2)=0.04mol/(L·min);
(2)61.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本题16分)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和有效地开发利用CO2正成为研究的主要课题。
(1)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 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g)?ΔH =-1275.6 kJ/mol
② 2CO (g)+ O2(g) = 2CO2(g)?ΔH =-566.0 kJ/mol
③ H2O(g) = H2O(l)?ΔH =-44.0 kJ/mol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CO2和6mol H2,在温度500℃时发生反应:
CO2(g)+ 3H2(g)CH3OH(g)+ H2O(g) △H<0。CH3OH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从反应开始到20分钟时,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____。
②从30分钟到35分钟达到新的平衡,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 增大压强? B.加入催化剂? C.升高温度? 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③列式计算该反应在35分钟达到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保留2位小数)
④如果在30分钟时,再向容器中充入2mol CO2和6mol H2,保持温度不变,达到新平衡时,CH3OH的浓度____________1mol.L-1(填“>”、“<”或“=”)。
(3)一种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为:2Na2S2 + NaBr3 Na2S4 + 3NaBr。用该电池为电源,以氢氧化钾水溶液作电解质进行电解,使CO2在铜电极上可转化为甲烷。
①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电解池中产生CH4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下图是NaOH吸收CO2后某种产物的水溶液在pH从0至14的范围内H2CO3、HCO3-、CO32-三种成分平衡时的组成分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是1.0 mol·L-1碳酸钠溶液滴定1.0 mol·L-1 HCl溶液的滴定曲线
B.在pH分别为6.37及10.25时,溶液中c(H2CO3)=c(HCO3-)=c(CO32-)
C.人体血液的pH约为7.4,则CO2在血液中多以HCO3-形式存在
D.若用CO2和NaOH反应制取NaHCO3,宜控制溶液的pH为7~9之间
参考答案:31.答案(16分)
(1)CH3OH(l)+ O2(g) = CO(g) + 2H2O(l)? ΔH=﹣442.8 kJ∕mol? (2分)
(2)①0.15 mol/(L·min) (2分)
②D (2分) ③0.15 mol-2.L2(2分)?④> (2分)
(3)①2S22- - 2e-=S42-?(2分)? ②CO2+8e-+6H2O=CH4+8OH-(2分)
(4)CD (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已知方程式和盖斯定律可得,甲醇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①-②+4×③)/2,所以方程式为CH3OH(l)+ O2(g) = CO(g) + 2H2O(l)?ΔH=﹣442.8 kJ∕mol。
(2)①v(H2)=3 v(CH3OH)=0.075 mol/(L·min)
②从30分钟到35分钟的过程中,甲醇的浓度瞬间没有增大,而是逐渐增大,所以该时刻改变的条件不可能是增大压强;由于加催化剂不能改变甲醇的浓度,所一不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升高温度平衡左移,甲醇浓度减小,所以C错误;故只能是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逐渐右移,甲醇浓度逐渐增大,达到新的平衡,故选D。
③因为在35分钟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了反应物浓度,所以没有改变温度,所以达到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与原平衡常数相等,因此有: CO2(g)+ 3H2(g)CH3OH(g)+ H2O(g)
初始浓度(mol/L):? 1? 3? 0? 0
转化浓度(mol/L):? 0.5? 1.5? 0.5? 0.5
平衡浓度(mol/L):? 0.5? 1.5? 0.5? 0.5
所以平衡常数K=c(CH3OH) c(H2O)/ c(CO2) c3(H2)=" 0.5×" 0.5 / 0.5× 1.53 ≈0.15 mol-2.L2 .
④在30min再充入等量的反应物,相当于增大了压强,平衡要正向移动,所以达到新平衡后甲醇的浓度比原来平衡时甲醇浓度的2倍还大,因此CH3OH的浓度大于1mol.L-1 。
(3)①从所给的原电池反应式可以看出S的化合价升高,所以Na2S2 做氧化剂在负极失去电子被还原,所以反应式为2S22- - 2e-=S42- 。
②电解池中由CO2生成CH4,可以看出生成甲烷的电极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由于是碱性环境,所以式子中少O的一端生成OH-,所以电极反应式为:CO2+8e-+6H2O=CH4+8OH- 。
(4)由图象可以看出,开始H2CO3浓度最大,CO32-浓度最小,图象为在碳酸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图象,故A错误; pH为6.37时,c(H2CO3)=c(HCO3-),pH=10.25时,c(HCO3-)=c(CO32-),但三者的浓度不相等,故B错误; pH为7.4时,HCO3-的最大,则当人体血液的pH约为7.4,则CO2在血液中多以HCO3-的形式存在,故C正确;溶液的pH为7~9之间时,溶液中的阴离子主要以HCO3-形式存在,所以溶液中的溶质主要为碳酸氢钠,故D正确;因此选C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