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1 01:37:00
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可以证明反应H2(g)+I2(g) 2HI(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③百分含量w(HI)=w(I2) ④反应速率v(H2)=v(I2)=v(HI) ⑤c(HI)∶c(H2)∶c(I2)=2∶1∶1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⑧条件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①②③④
B.②⑥⑨
C.②⑥⑨⑩
D.③⑤⑥⑦⑧
2、选择题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容器中SO2、O2、SO3的分子数之比为2﹕1﹕2
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SO3,同时消耗n/2mol O2
C.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D.生成SO3和生成O2的速率相同
3、填空题 (每空2分共10分)
I.在1L容器中通入CO2、H2各2mo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 + H2CO + H2O,
回答下列问题:
(1)在830℃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50%。若把体系温度降至800℃求得平衡常数K1=0.81,可以推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2)800℃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各物质的量如下:n(CO2)=1.2mol,n(H2)=1.5mol,n(CO)=0.9mol,n(H2O)=0.9mol,则此时该反应?进行.(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处于平衡状态”)。
II.向一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化学反应X(g)+2Y(s) 2Z(g);△H<0。右图是容器中X、Z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0~10min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逐渐? 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无法确定”)
(2)推测在第7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___第13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__(填序号)
①增加Z的量? ②增加X的量? ③升温? ④降温? ⑤使用催化剂
4、填空题 在4L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6molA气体和5molB气体,发生反应:
3A (g) + B (g)??2C (g) + x D (g), 2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了2molC,经测定D的浓度为0.25mol·L-1, 求:
(1) x= ?。
(2) 用B表示的2分钟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达到平衡时,在相同温度下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与反应前压强比为?。
(4)达到平衡状态时B的转化率为?。
5、选择题 在一定温度下,将两种气体M和N通入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和N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M与N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B.t2与t3时刻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C.反应物与生成物平衡时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2:5
D.0~t2内用M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mol/(L?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