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1 01:21:58
1、选择题 关于化学反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放热的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 ②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 ③吸热反应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 ④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
A.① ②
B.② ③
C.① ③
D.② 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放热反应有的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有的需要加热引发其发生,①错误;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形成,断键吸热、成键放热,所以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②正确;吸热反应有的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有的需要加热才能发生,③错误;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有关,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无关,④正确;
点评:放热反应不一定不需要加热,如铝热反应需用氯酸钾和镁条引发其发生;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如氯化铵与氢氧化钡晶体混合搅拌即可发生反应。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25℃、101kPa时,1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kJ热量,下列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方程式是
A.CH4O(l)+O2(g)==CO2(g)+2H2O(l);△H=-725.8kJ· mol—1
B.2CH4O(l)+3O2(g)==2CO2(g)+4H2O(l);△H=+1451.6kJ· mol—1
C.2CH4O(l)+3O2(g)==2CO2(g)+4H2O(l);△H=-22.68kJ· mol—1
D.CH4O(l)+O2(g)==CO2(g)+2H2O(g);△H=-725.8kJ· mol—1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kJ热量,则1mol甲醇即16甲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22.68kJ×16=725.8kJ。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据此可知选项A正确,B中反应热大于0,错误;C中反应热的数值不正确,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燃烧热的含义以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州十号”。这标志着中国人的太空时代又前进了一大步。发射“神十”时用肼(N2H4)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NO2为氧化剂,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
N2(g)+2O2(g)=2NO2(g);△H=+67.7 kJ/mol
N2H4(g)+O2(g)=N2(g)+2H2O(g);△H=-534 kJ/mol
下列关于肼和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N2H4(g)+2NO2(g)=3N2(g)+4H2O(l);△H=-1135.7 kJ/mol
B.2N2H4(g)+2NO2(g)=3N2(g)+4H2O(g);△H=-1000.3 kJ/mol
C.N2H4(g)+NO2(g)=3/2N2(g)+2H2O(l);△H=-1135.7 kJ/mol
D.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 kJ/mo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已知:①N2(g)+2O2(g)=2NO2(g) △H=+67.7kJ/mol,②N2H4(g)+O2(g)=N2(g)+2H2O(g) △H=-534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②×2-①得2N2H4(g)+2NO2(g)=3N2(g)+4H2O(g);故△H=2×(-534kJ/)-67.7kJ/mol="-1135.7" kJ/mol,肼和NO2生成N2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2H4(g)+2NO2(g)=3N2(g)+4H2O(g) △H="-1135.7" kJ/mol,A、水的状态应为气态,不是液态,故A错误;B、反应热为△H="-1135.7" kJ/mol,不是△H="-1000.3" kJ/mol,故B错误;C、1molN2H4(g)反应,水的状态应为气态,不是液态,故C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肼和NO2生成N2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2H4(g)+2NO2(g)=3N2(g)+4H2O(g) △H="-1135.7" kJ/mol,故D正确;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
B.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还可以是光能、电能等
C.只要是酸碱中和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
参考答案:A.反应条件与反应的吸热、放热无关,则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才可发生,如燃烧反应等,故A错误;
B.能量转化的形式有多种,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还可以是光能、电能等,故B正确;
C.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只要是酸碱中和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故C正确;
D.热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热效应数值成正比,所以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由C(石墨,s)→C(金刚石,s);ΔH=" +2.1kJ/mol" 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C.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ΔH= +285.8kJ/mol
D.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 -57.3kJ/mol" ,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mo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热,即金刚石的自身能量高,不稳定;
B项:硫固体自身能量低,与硫蒸气相比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应该少。
C项: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系数与焓变的比例错,
D项:浓硫酸与其它溶液混合放热,主要是由它的溶解过程放热所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