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能量的相互转化》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11-11 01:21: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10分)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回答下列问题:①如图装置中,为了酸碱能更充分地反应,应该增加一个?(填玻璃仪器名称);大烧杯上没有盖上硬纸板,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的关键是?( 填代号)
A.进行实验时的气温? B.装置的保温隔热效果? C.实验所用酸碱溶液的体积
③如果用0.5?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所测出的“中和热”的数值将?(填“偏大”、“偏小”、“不变”);原因是?。?


参考答案:环形搅拌器(或环形玻璃棒)?偏小? B?偏大?固体NaOH溶于水放热


本题解析:①如图装置中,为了酸碱能更充分地反应,应该增加一个环形玻璃搅拌器。若大烧杯上没有盖上硬纸板,就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使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偏小;②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的关键是B.装置的保温隔热效果,减少热量损失。因此选项是B;③由于NaOH固体在水中溶解会放出热量,所以如果用0.5?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所测出的“中和热”的数值将偏大;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物质变化但不一定有能量变化
B.是放热反应,说明CaO的能量大于的能量
C.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由H2→2H的过程需要吸收能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选项,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有物质变化,并伴随着能连变化。化学反应中有旧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所以一定有能量变化。B选项,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化学反应放出能量,反应放热。题目中缺少了水的能量。C选项 ,放热反应与反应过程是否须要加热无关。D选项正确,由氢分子别打破成为H原子,需破坏原有化学键,故需要加入能量,为吸热反应。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1mol碳完全燃烧后可放出393.5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s)+O2(g)=CO2(g);△H =" +393.5" kJ?mol-1
B.C(s)+O2(g)=CO(g);△H = -393.5 kJ?mol-1
C.C+O2=CO2;△H = -393.5 kJ?mol-1
D.C(s)+O2(g)=CO2(g);△H = -393.5 kJ?mol-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各组反应中,第一个反应放出的热量比第二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多的是
(g、l、s分别表示气体、液体、固体)?(? )
A. 
B.C(石墨)+O2(g)===CO2(g) C(金刚石)+O2(g)===CO2(g) (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于液态水的能量,低于气态水的能量,则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多,所以选项A符合;B中石墨比金刚石稳定,这说明石墨的总能量低于金刚石的总能量,所以金刚石燃烧放出的热量多;C中碳完全燃烧放热多;D中固态S的总能量低于气态S的总能量,所以气态S完全燃烧放热多,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重要的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影响反应热大小因素的熟悉掌握程度。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热的大小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而物质的状态也和物质自身的能量有关系,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X、Y、Z、W均为10电子的分子或离子。X有5个原子核。通常状况下,W为无色液体。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工业上每制取1molZ要放出46.2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工业制取Z的化学平衡常数K与T的关系如下表:

T/K
298
398
498
……
K/(mol·L—1)—2
4.1×106
K1
K2
……
?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试比较K1、K2的大小,K1??K2(填写“>”“=”或“<”)
②恒温固定体积的容器中,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是 ?(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之比为化学计量数比
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3)某化学小组同学模拟工业生产制取HNO3,设计下图所示装置,其中a为一个可持续鼓入空气的橡皮球。

①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B中浓H2SO4的作用是?
(4)写出D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a中通入空气的作用?


参考答案:(1)N2(g)+3H22NH3(g)? ΔH=—92.4KJ/mol(3分)
(2)?① >?②CD
(3)①4NH+5O24NO+6H2O?②吸收水和多余的氨气
(4)3 NO2+H2O=2HNO3+NO或4NO2+O2+2H2O=4HNO3
(5)氧化NH3和NO


本题解析:(1)5个原子核的10电子的微粒一般为CH4、NH4+NH4+,W为无色液体,10电子的无色液体为H2O,所以猜想该反应为NH4+与OH-制取NH3的反应,X为NH4+,Y为OH-,Z为NH3。工业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为N2+3H22NH3,每制取1molNH3要放出46.2kJ的热量,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2NH3(g)? ΔH=—92.4KJ/mol
(2)①制取氨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所以K1>K2
②A、达平衡时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之比不一定为化学计量数比,错误;B、恒容的容器中,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错误;C、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达平衡时不再变化,正确;D、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达平衡时不再变化,正确,答案选CD。
(3)①A中发生反应是氨气的催化氧化,其化学方程式是4NH+5O24NO+6H2O
②浓H2SO4具有吸水性,也可以和氨气反应,所以B中浓H2SO4的作用是吸收水和多余的氨气
(4)由于空气的不断鼓入,二氧化氮与水、氧气完全反应生成硝酸,化学方程式为4NO2+O2+2H2O=4HNO3或3 NO2+H2O=2HNO3+NO
(5)a中通入空气的作用就是不断氧化NH3和NO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