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23:41:02
1、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5 mol O3与11.2 L 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B.常温常压下,78 g Na2O2和Na2S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NA
C.2SO2(g)+O2(g)2SO3(g)和SO2(g)+
O2(g)
SO3(g)的ΔH相等
D.物质的量浓度为0.2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0.5NA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外界条件不确定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11.2 L O2的物质的量,A项错误;Na2O2和Na2S的摩尔质量相同,且均为1 mol时含有的阴离子数相同都是NA,故78 g混合物中阴离子个数为NA,B项正确;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乘除一个数,ΔH也相应地乘除同一个数,C项错误;D项未知溶液的体积,故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容量瓶上没有标记的是
A.标线
B.温度
C.物质的量浓度
D.容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容量瓶上刻有温度、刻度线和规格,没有浓度,答案为C。
考点:考查仪器的使用。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将0.1molMg、Al混合物溶于100mL4mol/L的盐酸中,然后再滴加1mol/L的NaOH溶液,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与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BC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当V1=140mL时,混合物中n(Mg)=_____mol,V2=_____mL
(3)滴入的NaOH溶液_____mL时,溶液中的Mg2+和Al3+刚好沉淀完全。
(4)若混合物中M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当滴入的NaOH溶液为450mL时,所得沉淀中无Al(OH)3,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加入V2 mlNaOH溶液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写出该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参考答案:(1)Al(OH)3 + OH- ==AlO2- +2H2O (2) 0.04 460 (3) 400 (4)≤a<1
(5)白色胶状沉淀 AlO2- + CO2 + 2H2O ==Al(OH)3↓+HCO3-
本题解析:(1)由图可以知道,刚开始为酸碱中和,从V1开始,边有沉淀生成,而由于氢氧化铝为两性物质,故BC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OH)3 + OH- ==AlO2- +2H2O;(2)当V1=140mL时,则与镁铝反应的盐酸的量n=0.1×4-0.14×1=0.26mol,设镁为amol,铝为bmol,即a+b=0.1,2a+3b=0.26,联立解得a=0.04,b=0.06,所以混合物中n(Mg)=0.04mol,即从V1到V2所需要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n=0.04×2+0.06×4=0.32,故需要氢氧化钠的体积为0.32/1=0.32L=320mL,所以V2=140+320=460mL;溶液中的Mg2+和Al3+刚好沉淀完全,为图中的b点,故需要氢氧化钠的量n=0.04×2+0.06×3=0.26,故需要氢氧化钠的体积为0.26/1=0.26L=260mL,所以V2=140+260=400mL,故滴入的NaOH溶液为100mL时,溶液中的Mg2+和Al3+刚好沉淀完全;(4)0.1molMg、Al混合物溶于100mL4mol/L的盐酸中,100mL4mol/L的盐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而Mg、Al转化为离子,而450mLNaOH溶液中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45mol,故只能有0.45-0.4=0.05mol的氢氧根来溶解氢氧化铝,根据
Al(OH)3 + OH- ==AlO2- +2H2O可以知道,Al(OH)3的物质的量不能超过0.05mol,所以即a要大于等于0.05/0.1=0.5,而有不能大于0.1/0.1=1,即a的取值范围为:≤a<1;(5) 当加入V2 mlNaOH溶液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则产生了氢氧化铝沉淀,故能观察到的现象为产生了白色胶状沉淀,该离子方程式为:AlO2- + CO2 + 2H2O ==Al(OH)3↓+HCO3-。
考点:铝及其化合物
点评:本题考查了铝及其化合物的相关计算,该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分析能力,该题难度较大。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溶液中,跟100mL?1.0mol/L?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相同的是( )
A.200mL0.25mol/LMgCl2溶液
B.200mL0.25mol/LAlCl3溶液
C.100mL1.0mol/LNaClO溶液
D.25mL1.0mol/LHCl溶液
参考答案:A、n(Cl-)=2n(MgCl2)=0.2L×0.25mol/L×2=0.1mol,故A正确;
B、n(Cl-)=3n(AlCl3)=0.2L×0.25mol/L×3=0.15mol,故B错误;
C、NaClO溶液中无Cl-离子,故C错误;
D、n(Cl-)=n(HCl)=0.025L×1.0mol/L=0.025mol,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B.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氯气
C.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蒸馏水,再边缓慢加入浓硫酸边搅拌
D.实验室制取NO气体时,既可用排水法收集又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E.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张白纸后,即可将NaOH固体放在白纸上称量
F.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先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然后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G.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参考答案: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水的量减少,溶液体积变小,则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故A正确;
B.不能利用试纸测氯气的pH,氯水中HClO具有漂白性,故B错误;
C.稀释浓硫酸,将硫酸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可防止液滴飞溅,故C正确;
D.NO密度比空气略小,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难溶于水,只能采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E.NaOH固体具有吸水性和腐蚀性,应在烧杯中称量,不能在白纸上称量,故E错误;
F.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然后灼烧至无色,再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故F错误;
G.氨气溶于水呈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G正确;
故选AC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