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20:31:11
1、实验题 “碘钟”实验中,3I-+S2O82-=I3-+2SO42- 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时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显色时间t2=?。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填字母)
A.<22.0s
B.22.0~44.0s
C.>44.0s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参考答案:(共8分,每空2分)
(1)反应物I-、S2O82-的浓度?(2)22?(3)A
(4)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比(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反比)
本题解析: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变化的是反应物的浓度,而反应需要的时间也是变化的,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应物I-、S2O82-的浓度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S2O82-的浓度不变,碘离子浓度每增大一倍,反应需要的时间就减少一半,所以当碘离子从0.08mol/L增大到0.16mol/L时,反应需要的时间就不为44s÷2=22s,即t2=22s。
(3)由于升高温度,反应速率时是加快的,所以当温度变为40℃时,反应需要的时间就应该小于22.0s,所以答案选A。
(4)根据5次实验的数据可判断,反应物浓度的乘机每增加1倍,反应需要的时间就减少1半,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比(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反比)。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
xC(g),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0.6molA 、0.3molB 和1.4mol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也为W% 。平衡后若缩小容器体积,C的浓度c(C)、C的体积分数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和正反应速率[V(正)],随压强(P)的变化,一定符合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两种状态是等效平衡,该恒容恒温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x=3,一种是x=2的全等平衡,前一种压强不影响平衡,后一种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A、压强增大,两种情况C浓度增大,错误;B、第一种体积分数不变,后一种变大,错误;C、第一种不变,错误;D、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正确。
考点:考查平衡移动、反应速率等有关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一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
CH3OH(g)。在容积均为1L的a、b、c、d、e5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 CO和2mol H2等量混合气体,控温。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温度分别为300℃、500℃的密闭容器中,甲醇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温度分别为T1~T5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均进行到5min时甲醇的体积分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K1 < K2
B.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吸热反应
C.将容器c中的平衡态转变到容器d中的平衡态,可采取的措施有升温或减压
D.反应到5min时,a、b两容器中平衡正向移动,d、e两容器中平衡逆向移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图1中,温度升高,甲醇的含量减少,可以判读反应为放热反应,不选A;B、由于反应是放热反应,不选B;C、将容器c中的平衡状态转变到容器d的平衡态,需要降低甲醇的含量,平衡逆向移动,可采取升温或减压,选C;D、反应进行到5分钟,T3达到平衡,a、b没有达到平衡,平衡正向移动,d、e达到了平衡,不选D。
考点: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质溶于水一定放出热量
B.可逆反应在加热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C.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很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很弱
D.25℃时,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水电离的c(H+)与水电离的c(OH-)的积为10-14
参考答案:A、有的电解质如硝酸铵溶于水是吸热过程,有的是放热过程,故A错误;
B、对于可逆反应,加热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B正确;
C、溶液导电能力和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大小有关,和电解质的强弱无关,故C错误;
D、25℃时,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根据Kw计算,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浓度相等均为10-12mol/L,所以水电离的c(H+)与水电离的c(OH-)的积为10-24,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B.硫酸工业中,为了提高SO2的转化率,用五氧化二钒作催化剂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12进入阳极室
D.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
参考答案: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减小氨气的浓度会导致正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化学平衡向右移动,提高N2、H2的转化率,故A错误;
B、硫酸工业中,用五氧化二钒作催化剂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会提高SO2的转化率,故B错误;
C、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在阴极上产生的是氢气和氢氧化钠,在阳极上产生的是氯气,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阳极室产生的C12进入阴极室,故C错误;
D、电解精炼铜时,在阳极上是金属锌、铁、镍先失去电子,在阴极上是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金属Cu的过程,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