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7:45:12
1、填空题 化合物CO、HCOOH、HOOC—CHO(乙醛酸),分别燃烧时,消耗O2和生成CO2的体积比都是1∶2,后两者的化学式可以看成是(CO)(H2O)和(CO)2(H2O),也就是说,只要分子式符合[(CO)n(H2O)m](n和m为正整数)的各种有机物,它们燃烧时耗O2和生成CO2体积比都是1∶2。现有一些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它们燃烧时耗氧和生成CO2的体积比是3∶4。
(1)这些有机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
(2)某两种碳原子数相同的有机物,若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MA和MB,(MA<MB),则MB-MA必定是_________(填一个数字)的整数倍。
(3)在这些化合物中,有一种化合物,它含有两个羧基。取0.2625g此化合物,恰好能跟0.1000mol·L-1NaOH溶液25mL完全中和,由此计算得知,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应该是__________,并可推导出它的分子式应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2H2O2? (2)18 (3)210 C6Hl0O8
本题解析:解本题的关键之一是将题给信息进行迁移推出化合物通式。
方法①:题目已示例出解题思路:可推出A的组成应为C4O2,应取其最简式,才能适应所有情况,则这类有机物的通式可写为[(C2O)m(H2O)n]
方法②:由题给示例可以看出:。再考虑到
。将二式合并,可求得通式为:
[Cm(CO)m(H2O)n] 即:[(C2O)m(H2O)n]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应是通式中m=1,n=1的物质,此时其分子式为:C2H2O2。结构简式为OHC—CHO。(乙二醛)
(2)若A、B两有机物碳原子数相同,则在通式中m值相同,若其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必是n不同。若MA<MB,则MB-MA必为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
(3)此化合物有两个羧基,则为二元酸,因1mol二元酸可中和2molNaOH,根据此类关系式可求得二元酸物质的量为:n=×25000×10-3×0.1000=1.250×10-5mol。
则此二元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210,因分子中有两个羧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5×2=90,在通式中(C2O)的式量为40,则(H2O)n中只有当n=5时,m才能是正整数。即:210=40m+18n。令n=5时,m=
=3。得此二元羧酸的分子式为[(C2O)3,(H2O)5]即:C6H10O8。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有以等物质的量混合的饱和一元酸和某饱和一元酯形成的混合物1 mol,其充分燃烧时需2 mol O2,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CH3COOH HCOOCH3
②HCOOH HCOOC2H5
③HCOOHCH3COOCH3
本题解析:因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酯的分子通式均为CnH2nO2,设该混合物的平均分子式为CnH2nO2,因1 mol该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2 mol O2,则n+2n/4-2/2=2,解得n=2,平均分子式为C2H4O2,若酸为乙酸,则酯为甲酸甲酯;若酸为甲酸,则酯为甲酸乙酯或乙酸甲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实验室常采用点滴板来完成部分实验,这样既可以节约药品的用量,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图中所示的实验,点滴板上描述的现象正确的是( )
①装有铜片的孔穴中溶液呈蓝色;②装有胆矾的孔穴中固体的颜色变白;③装有铁片的孔穴中溶液呈浅绿色;④装有铁片的孔穴中溶液呈黄色;⑤装有蛋清溶液的孔穴中呈黄色.
A.①④
B.②③
C.①⑤
D.②⑤
参考答案:①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不加热无现象,故①错误;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使胆矾失去结晶水,颜色变白,故②正确;
③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与铁发生钝化,不能观察到绿色,故③错误;
④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与铁发生钝化,不能观察到黄色,故④错误;
⑤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显色反应,蛋白质变黄,故⑤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气体不能用H2SO4干燥的是( )
A.CO2
B.NH3
C.SO2
D.HCl
参考答案:A.CO2不与浓硫酸反应,能用浓硫酸干燥,故A不选;
B.NH3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B选;
C.SO2不与浓硫酸反应,能用浓硫酸干燥,故C不选;
D.HC1不与浓硫酸反应,能用浓硫酸干燥,故D不选.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同学进行胆矾结晶水测定实验,得到下(1)~(4)组数剧:
A.(1)和(2)
B.(2)和(4)
C.(1)和(3)
D.(3)和(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可以计算四次试验的失水率,对比得出实验误差较大的实验数据.
解答:四次试验的失水率分别为:(1)×100%=36%,
(2)×100%=45%,
(3)×100%=36%,
(4)×100%=28%,
综上可以看出,(1)和(3)实验结果相近,实验(2)和(4)的实验结果与其相比相差很大.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道数据处理知识题目,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来回答,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