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7:45:12
1、选择题 用来鉴别浓H2SO4和稀H2SO4不正确的是( )
A.分别取10mL溶液,质量大的是浓H2SO4,质量小的是稀H2SO4
B.观察液体流动性,流动性好的是稀H2SO4,油状粘稠的是浓H2SO4
C.把CuSO4?5H2O晶体投入溶液,逐渐变为白色粉末的是浓H2SO4,晶体溶解的是稀H2SO4
D.将Al片分别投入溶液,快速放出气体的是浓H2SO4,放出气体慢的是稀H2SO4
参考答案:A、因浓硫酸的密度大于稀硫酸的密度,则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是浓硫酸,则可以鉴别,故A正确;
B、浓硫酸是油状粘稠性的液体,稀硫酸是溶液,则可利用液体流动性来鉴别,故B正确;
C、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则可使CuSO4?5H2O晶体失去水而变为白色粉末,但稀硫酸不能,则可以鉴别,故C正确;
D、因Al能与浓硫酸发生钝化,与稀硫酸快速反应生成气体,则放出气体快的是稀硫酸,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归纳与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因为稀硫酸能与金属锌反应放出H2,所以浓硫酸也能与金属锌反应放出H2
B.因为钠可以与水反应放出H2,所以更活泼的钾也可以与水反应放出H2
C.因为SO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D.因为SO2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所以SO2具有漂白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得到的气体为二氧化硫;
B.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越强,与水反应越剧烈;
C.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导电是由于自身的电离而导电;
D.SO2可具有还原性,能与使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褪色;
解答:A.稀硫酸能与金属锌反应放出H2,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得到的气体为二氧化硫,故A错误;
B.钠与钾位于同一主族,因为钠可以与水反应放出H2,所以更活泼的钾也可以与水反应放出H2,故B正确;
C.SO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是由于SO3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SO3自身不能电离,SO3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SO2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SO2具有还原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解题关键是抓住定义和物质的性质,对于错误的推理要通过反例推翻.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艺高完成)指出硫酸在下列用途或反应中表现的性质A.高沸点B.强酸性C.吸水性D.脱水性E.强氧化性F.催化作用(填序号)
(1)实验室制取H2______;(2)可用作H2、SO2等气体的干燥剂______
(3)铝制容器可盛放浓H2SO4______;
(4)浓H2SO4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______
(5)浓H2SO4溶解金属铜______(6)浓H2SO4加到浓盐酸中产生白雾______.
参考答案:(1)稀硫酸和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体现了稀硫酸的酸性,故答案为:B;
(2)硫酸可与水形成一系列稳定的水合物,故浓硫酸可吸收物质中游离态的水,具有强烈的吸水性,浓硫酸常用作气体干燥剂,浓硫酸有酸性,可与碱性气体反应,所以只能干燥酸性或中性气体,故答案为:C;
(3)农硫酸能与铝反应,使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浓硫酸与铝进一步反应,即产生钝化现象,故答案为:E;
(4)浓硫酸是酸,具有酸的通性,所以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浓硫酸能将物质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2:1比例形成水脱去,使试纸变成碳而变黑,体现脱水性,故答案为:BD;
(5)2H2SO4(浓)+Cu?加热?.?CuSO4+SO2↑+2H2O,浓硫酸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体现氧化性,和金属反应生成盐体现酸性,故答案为:BE;
(6)浓硫酸滴入浓盐酸时,吸收大量的水并放出相当大的热量,而溶于这些水的HCl原本就挥发性强,加上溶剂减少,则HCl大量挥发,再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相溶形成白雾,
故答案为: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时能产生氢气的是
A.铁和浓硫酸
B.铜和稀硫酸
C.锌和稀盐酸
D.铁和浓硝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一般金属与稀酸反应生成氢气,注意酸不能为强氧化性酸(硝酸或浓硫酸),以此来解答.
解答:A.在常温下,铁和浓硫酸能产生钝化现象,阻止铁和浓硫酸进一步的反应,且不生成氢气,故A错误;
B.在常温下,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故B错误;
C.Zn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C正确;
D.在常温下,铁和浓硝酸能产生钝化现象,阻止铁和浓硝酸进一步的反应,且不生成氢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和稀硫酸不反应,熟悉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与金属和酸反应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6分)市场出售的某种品牌食品用发酵粉,实际上是由小苏打与一种有机酸式盐(不含结晶水)等物质的量混合物而成。
取一定量发酵粉溶于足量水中,两种酸式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气体4.48L,将溶液蒸干并干燥,得到一种正盐R,其质量为42g。对此正盐进行下列实验:①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许R,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再通过蓝色钴玻璃又见到紫色火焰;②经过元素分析仪测定,R中的碳、氢、氧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2.86%、1.90%、45.71%;③光谱分析可知R中含有性质一样的两个羟基,且不含亚甲基(CH2)。
试回答下列问题(写出简要推导过程):
⑴正盐R中所含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R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⑵发酵粉中有机酸式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Na、K两种元素(2分)? 0.2mol(2分)
⑵HOOCCHOHCHOHCOOK (2分)
本题解析:由两种酸式盐能以等物质的量的比例混合恰好反应生成CO2、说明相应的有机酸酸性较碳酸强,生成0.2molCO2,故R为0.2mol,其摩尔质量为210g/mol。由此可求出1molR中所含各元素物质的是分别为:n(C)=210×22.86%÷12=4mol,n(H)=4、n(O)=6,另有钠、钾各1mol,原酸式盐分子式为C4H7O6K,因分子中含有性质一样的两个羟基,且不含亚甲基,结合其是酸式盐应含有一个羧基,故其结构简式为HOOCCHOHCHOHCOOK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