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6:40:15
1、计算题 燃烧6g碳全部生成气体时放出的热量,如果全部被水吸收,可使1kg水由20℃升高到67℃,水的比热容为4.2kJ·(kg·℃)-1,求碳的燃烧热?
参考答案:394.8 kJ/mol
本题解析:1kg水由20℃升高到67℃,则需要吸收的热量是1000g×4.2kJ·(kg·℃)-1×(67℃-20℃)=197400J=197.4kJ。6g是0.5mol,又因为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所以碳的燃烧热是197.4kJ/mol×2=394.8 kJ/mol。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对训练,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燃烧热概念的熟悉了解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叙述错误的是
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涵着大量的能量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
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被人类利用
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最原始的来源是太阳能,故A正确;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故B正确;人类利用化学能燃烧释放的热能和发电,故C正确;吸热反应有其利用价值,如炼铁过程中还原剂的生成虽然是吸热反应,但对炼铁过程是必须的,所以吸热反应有其利用价值,故D错误。
考点: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25mL 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CH3COOH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 如图所示,列有关离子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在A、B间任一点(不含A、B点),溶液中可能有c(Na+)>c(OH-)>c(CH3COO-)>c(H+)
B.在B点,a>12.5,且有c(Na+)=c(CH3COO-)=c(OH-)=c(H+)
C.在C点,c(CH3COO-)>c(Na+)>c(OH-)>c(H+)
D.在D点,c(CH3COO-)+c(CH3COOH)=c(Na+)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在A、B间任一点(不含A、B点),溶液是碱性的,溶液中可能有c(Na+)>c(OH-)>c(CH3COO-)>c(H+)?;在B点,如果是强酸,a="12.5" 。而醋酸是弱酸,所以a>12.5,且有c(Na+)<c(CH3COO-)?c(OH-)=c(H+)? ; 在C点溶液现酸性,所以c(CH3COO-)>c(Na+)>c(H+)>c(OH-);在D点,c(CH3COO-)+c(CH3COOH)>c(Na+),故选A。
点评:强碱和弱酸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呈碱性包括两种情况;强碱和强碱弱酸盐的混合溶液及单一强碱弱酸盐溶液;
呈中性: 强碱弱酸盐和少量弱酸的混合溶液;
呈酸性:强碱弱酸盐和大量弱酸的混合溶液。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醋酸水溶液中的PH为2时,该溶液中C(OH—)是?(?)
A.1×10-7 mol·L-1
B.1×10-2mol·L-1
C.1×10-14 mol·L-1
D.1×10-12 mol·L-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正确答案:B
C(OH—)=Kw/ C(H+)=10―14/10―2=10―12 mol·L-1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1)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目前中学课本中的酸碱理论是1889年阿仑尼乌斯(Arrhenius)提出的电离理论。
①1905年富兰克林(FranKlin)深入研究了水和液氨的相似性,把阿仑尼乌斯以水为溶剂的个别现象,推广到任何溶剂,提出了酸碱溶剂理论。溶剂理论认为:凡能电离而产生溶剂正离子的物质为酸,凡能电离而产生溶剂负离子的物质为碱。试写出液氨自身电离的方程式:?。
②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Bronsted)和英国化学家劳莱(Lowey)提出质子理论。凡是能够释放质子(氢离子)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够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按质子理论:下列粒子在水溶液既可以看作酸又可看碱的是?。
A、H2O? B、NH4+? C、OH-? D、HCO3-? E、CH3COO-? F、Cl-
③1923年路易斯(Lewis)提出广义的酸碱概念。凡是能给出电子对而形成化学键的物质都是碱;凡是能够和电子对结合的物质都是酸。
酸(电子对接受体)+碱(电子对给予体)→反应产物,如:H++OH-→H2O。
试指出下列两个反应中的酸或碱:
(Ⅰ)H3BO3 +H2O
H++B(OH)4-,该反应中的碱是?(填H3BO3或H2O);
(Ⅱ)NaH+H2O ==NaOH+H2↑,该反应中的酸是?(填NaH 或H2O)。
(2)已知A元素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比M、L层电子数之和多一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占有9个轨道,且有1个未成对电子;C元素原子核外3p亚层中3个轨道还需5个电子才能达到全充满。D元素只有两个电子层,且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E原子半径最小;F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nPn+1。按要求填写
① B的电子排布式是:?,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
②D元素单质的晶体类型是?,C单质的制备方法是:?。
③E和F形成的化合物空间构型为?,该物质比D与E形成的化合物更容易液化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1)(4分)①2NH3 = NH4+ + NH2-?② A D?③(Ⅰ)H2O?(Ⅱ)H2O
(2)(6分)① 1s22s22p63s23p5?离子晶体?②原子晶体?电解法
③三角锥型? E和F形成的化合物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