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1:16:45
1、选择题 已知溶液中: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I2>SO32-。向含3 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的KIO3和析出的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反应的还原剂是NaHSO3,被氧化的元素是碘元素
B.b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HSO3-+IO3-+3OH-=3SO42-+I-+3H2O
C.c点到d点的反应中共转移0.6mol电子
D.往200mL 1 mol/L的KIO3溶液中滴加NaHSO3溶液,反应开始时的离子方程式是:5HSO3-+ 2IO3- =I2+5SO42-+3H++H2O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向NaHSO3的溶液中加入IO3-溶液,开始没有产生I2,在a点首先碘发生反应:6HSO3-+2IO3- = 6SO42-+2I-+6H+。在该反应中还原剂是NaHSO3,其中被氧化的元素是S元素,错误;B.由于在b点时n(IO3-)=0.6mol,反应消耗HSO3-的物质的量是1.8mol,发生的反应是:6HSO3-+2IO3- = 6SO42-+2I-+6H+。错误;C.c点到d点由于反应产生I2,所以发生的反应是:5I-+IO3- +6H+=3I2+3H2O,根据图像可知产生I2的物质的量是0.6mol。由于发生反应每转移5mol的电子,产生3mol的I2。现在产生0.6mol的I2,所以一共转移1mol电子,错误;D.往200mL 1 mol/L的KIO3溶液中滴加NaHSO3溶液,由于开始时KIO3过量,所以发生反应6HSO3-+2IO3- = 6SO42-+2I-+6H+产生的I-立即被氧化变为I2,因此开始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HSO3-+ 2IO3- =I2+5SO42-+3H++H2O,正确。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反应的先后顺序及反应产物的判断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用一定量的铁与足量的CuO制单质铜,有人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
若按实验原则进行操作,则两者制得单质铜的量( ? )
A.一样多
B.①多
C.②多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H2CH2 —— 乙烯的结构简式
B.C2H6—— 乙烷的结构式
C.—— 甲烷的电子式
D.—— 苯的分子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错误,乙烯的结构简式碳碳双键不能省略。
B 错误,乙烷的结构式,形成的共价键都不能省略。
C 正确,甲烷的电子式正确
D 错误,苯的分子式C6H6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NH4Br的电子式:
B.S2-的结构示意图:
C.乙酸的分子式: CH3COOH
D.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的氯原子:C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书写电子式时,阴离子要标明最外层电子数且用中括号,A错误;硫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为:2、8、8,B正确;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CH3COOH是结构简式,C错误;核电荷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Cl原子的质量数为37,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叙述能肯定金属A 比金属B更活泼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多
C.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H2比1 mol B多
D.常温下,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比较金属的活泼性,可从对应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合物的碱性强弱、与水、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以及金属活动顺序表等。A、金属的活泼性取决于失电子的能力,而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如Ca最外层有2个电子,Li最外层有1个电子,但Ca较Li活泼,故A错误;B、金属的活泼性取决于失电子的能力,与电子层数目无关,如Cu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Na核外有3个电子层,但Na活泼,故B错误;C、金属的活泼性与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少无关,如1molAl可置换出1.5molH2,1molNa可置换出0.5molH2,但Na活泼,故C错误;D、甲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乙不能,说明甲失电子能力强,较乙活泼,故D正确,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