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1:05:56
1、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粉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C.C(石墨,s)=C(金刚石,s) ΔH=+1.9 kJ·mol-1,则说明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反应2CO(g)+2NO(g)N2(g)+2CO2(g)在298 K时能自发进行,则它的,ΔS>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等质量的硫蒸气所具有的能量比硫粉多,完全燃烧时,硫蒸气放出的热量多,错误;B、浓硫酸溶于水放热,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正确;C、C(石墨,s)=C(金刚石,s) ΔH=+1.9 kJ·mol-1,则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错误;D、反应2CO(g)+2NO(g)N2(g)+2CO2(g)为熵减小的反应,ΔS<0,错误;故本题选择B。
考点:物质稳定性的比较,反应自发性的判断,中和热的判断,反应热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自发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发反应一定是S>0的反应
B.自发反应一定是H<0的反应
C.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动进行
D.H<0,
S>0的反应一定是是自发反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反应是否自发进行,关键是△G=△H-T·△S<0,所以只有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选D。A、B、C叙述都以偏概念。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25℃、101 kPa条件下,反应2N2Q(g)=4NO2(g)+O2(g)?△H=+56.7 kJ·mol-1能自发进行的原因?(?)
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小的反应
D.是熵增效应大于热效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焓变小于0反应利于自发,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原因只能是熵增大所导致。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可逆反应2SO2 + O2?2SO3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反应的限度时(? )
① 消耗2 mol SO2的同时生成2 mol SO3?② SO2、O2与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③ 反应混合物中,SO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A.①②
B.①③
C.只有③
D.只有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能力层次为B。判断化学反应达到限度的重要依据:(1)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这里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对同一物质来说的,不同物质要一个代表正反应方向,另一个代表逆反应方向,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2)“各物质的含量保持不变”。这里的“含量保持不变”含义很多,既可以是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也可以是百分含量不变(物质的量、质量、体积分数)等。本题中①均为正反应方向,②是SO2、O2与SO3在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答案:C
学法指导: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限度的判断标志。 判断一反应是否达到限度,依据有两个:一是微观(实质):V(正)=V(逆);二是宏观(特征):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家用管道煤气的成分是CO、H2、CH4,10 L这种管道煤气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 同温同压下消耗空气50 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2)。 则该管道煤气中CO、H2、CH4的体积之比可能是 ( )
A.1:1:1
B.3:5:4
C.2:4:5
D.1:6:4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