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0:17:54
1、选择题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①微粒半径:K+>Al3+>S2->C1-?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1>H2S>PH3>SiH4?
③离子的还原性:S2->C1->Br->I-?④氧化性:C12>S>Se>Te
⑤酸性:H2SO4>H3PO4>H2CO3?⑥非金属性:O>N>P>Si
⑦金属性:Be<Mg<Ca<K
A.只有①
B.①③
C.②④⑤⑥⑦
D.①③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因此①不正确,微粒半径应该是S2->C1->K+>Al3+;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②正确;非金属性越强,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③不正确,离子的还原性应该是S2-> I->Br->C1-;同样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和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该题综合性强,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在记住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答题效率。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Cu2+、Cl、
B.K+、H+、、
C.Ba2+、、HCO3、Cl-
D.Na+、K+、、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碱性溶液中含OH-,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则离子能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解答:A.因Cu2+、OH-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
B.因H+、CO32-结合生成水和气体,H+、OH-结合生成水,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
C.Ba2+、OH-、HCO3结合生成沉淀和水,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
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明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碱性条件,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Na
C.酸性强弱 H2SiO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越强,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A不正确,应该是Na>Mg>Al,非金属性是Cl>S>P,B正确。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选项C中非金属性强弱是P>C>Si,所以选项C正确。氯化钠是离子晶体,钠是金属晶体,CO2是分子晶体,因此选项D也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A.NaCl和HNO3
B.H2O和 NH3
C.CaF2和 CsCl
D.CCl4和H2S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据此可知,A中前者含有离子键,或者含有共价键;B中都含有极性共价键;C中都含有离子键;D中都含有极性共价键,答案选A。
考点:考查化合物中化学键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离子键和共价键概念的了解掌握程度,以及判断的依据,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对应于下列物质中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分子的立体构型有错误的是
A.BeCl2中的Be,sp,直线形
B.SiF4中的Si,sp3,正四面体形
C.BCl3中的B,sp2,平面三角形
D.C6H6中的C,sp,平面正六边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