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0:17:54
1、选择题  放射性同位素钬16667HO?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A.166
B.67
C.99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是质量数,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食物左下角代表的是质子数,左上角代表的是质量数,所以该原子的质子数是67,质量数是166,因此中子数为166-67=99,即选项C是正确的。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A、B、C都是金属,A和C分别放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A的反应速率比C快,A与B和硫酸铜溶液组成原电池时,A的质量增加。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
B.A>C>B?
C.B>A>C?
D.C>A>B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金属性强弱比较。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据此可判断选项C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131 53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131 53I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131 53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131 53I的原子序数为53
B.131 53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C.131 53I的化学性质与127 53I相同
D.131 53I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31 53I表示的是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3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质量数为131,中子数为78,所以A、D正确,B错误,答案为B,131 53I与127 53I为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所以C的叙述是正确的。
考点:元素,同位素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同位素的相关知识,属于高考的常考考点,本题不难,但要注意题干是要选择叙述错误的。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用溴水作为试剂可以将下列各组中的液体鉴别开来的是
A.水汽油酒精
B.AgNO3溶液NaOH溶液KI溶液
C.Ba(OH)2酒精NaOH溶液
D.NaCl溶液NaBr溶液KI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粗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被完全消耗的是
A.用浓硫酸与足量Cu反应
B.标准状况下,将1 g铝片投入到20 mL18 mo1/L的硫酸中
C.向100 mL3 mo1/L的硝酸中加入5.6 g铁
D.在5×107 Pa、500℃和铁触媒催化的条件下,用氮气和足量氢气合成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