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6 02:29:13
1、选择题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B.整个过程中,有两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捕捉到的CO2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可减少碳排放
D.“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2、选择题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密度比为16∶11
B.分子个数比为16∶11
C.体积比为1∶1
D.氧原子个数比为1∶1
3、实验题 已知某酸性土壤浸取液中除Fe3+外,还含有一定量Mg2+和Al3+。请设计合理实验检验该浸取液中的Mg2+、Al3+。
限选实验用品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滴管、玻璃片、pH试纸;浸取液、20%KSCN、0.1 mol·L-1 NaOH、6 mol·L-1 NaOH、0.1 mol·L-1 HCl、蒸馏水。
必要时可参考:
沉淀物 | 开始沉淀时的pH | 沉淀完全时的pH |
Mg(OH)2 | 9.6 | 11.1 |
Fe(OH)3 | 2.7 | 3.7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1: | ? |
步骤2: | ? |
步骤3: | ? |
…… | ? |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 | 产生无色气体 | 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B. | 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 白色固体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 说明Fe(OH)2易被氧化成Fe(OH)3 |
C. | 在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 | 有白色沉淀生产,苯层呈紫色 | 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
D.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5、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对普通锌锰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进行探究,设计如下方案:
己知:I、普通锌锰电池的黑色物质主要成分为MnO2、NH4Cl、ZnCl2等物质。
II、氢氧化锌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溶于酸、强碱溶液和氨水。
请回答以下问题:
(1)②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某同学猜想溶液A的成分含有NH4Cl和ZnCl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正确,要求在答题卡上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试剂:蒸馏水、2moL·L-1 HCI 、2 moL·L-1 HNO3 、2 moL·L-1 NH3·H2O、6 moL·L-1 NaOH、0.1 moL·L-1 KSCN、0.1 moL·L-1 BaCl2、0.1 moL·L-1 AgNO3、紫色石蕊试液、红色石蕊试纸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结论 |
步骤1:各取少量溶液A分装a、b、c三支试管,往a试管,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说明溶液A含有Cl- |
步骤2:往b试管,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步骤3:往c试管,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先产生_______________, 后____________________ | 说明溶液A含有Zn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