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6 01:50:16
1、选择题 在标准状况下,560ml某气体的质量为1.1g,这种气体可能是(?)
A? CO? B? N2? C? CO2? D? N2O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根据可知,标准状况下,560ml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根据
可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1÷0.25=44,所以根据化学式可判断,选项CD是正确的,AB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28,答案选BD。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各物质中所含氢原子个数与3.2gO2分子数相同的物质是( )
A.0.2gNH3
B.6.02×1023个H2SO4分子
C.0.1molHCl分子
D.标准状况下1.12LCH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1 mol/L NaCl溶液表示( )
A.1mol NaCl溶于1L水中
B.58.5g NaCl溶于 941.5g水中
C.溶液中含1mol NaCl
D.1L溶液里含NaCl 58.5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称作物质的量浓度。体积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容积的体积,A不正确。B中溶液的体积不一定是1L,B不正确。C中没有指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B.常温常压下,4.6 g NO2气 体含有6.02×1022个NO2分子
C.常温常压下28 g CO与22.4 L O2所含分子数相等
D.标准状况下,33.6 L H2O含有9.03×1023个H2O分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错误。1molH2中含有2×6.02×1023个原子。
C、28gCO的物质的量为,常温常压下,22.4LO2的物质的量
,因此二者所含的分子数不同。
D、标准状态下,不存在水蒸气,因此不可用计算。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化学计量之间的相关计算,涉及的公式有。属于基础题,也是高考的常考内容。解题过程中,需特别注意
的使用范围(标准状态下、气体)。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实验室需要0.1mol/L盐酸溶液450mL,配制过程如下:
A、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适量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B、在盐酸稀释后,沿①______注入②______中.
C、用③______量取1.19g/cm3,37%的浓盐酸④______毫升注入烧杯中.
D、用适当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2~3次,将溶液一并注入②中.
E、往②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2~3cm处,改用⑤______加蒸馏水,使溶液的⑥______与瓶颈刻度相切.
F、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摇匀,并转移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仪器名称,操作方法;
(2)正确的实验步骤是______.
(3)在配制上述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引起结果(浓度)偏低的有______(填序号)
A、在烧杯中稀释溶质搅拌时,溅出少量溶液
B、没有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将洗液移入②中
C、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倒出一些再重新加水到刻度线
D、将所配溶液从②转移到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
E、把配好的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净的试剂瓶中备用
F、②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烘干.
参考答案:(1)B、要将稀释液通过玻璃棒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
故答案为:玻璃棒;500mL容量瓶;
C、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1000×1.19×37%36.5mol/L=12.06mol/L,根据稀释前后氯化氢的物质的浓盐酸的体积=0.1mol/L×0.5L12.06mol/L=4.1mL,用10mL量筒量取4.1mL浓盐酸,
E、⑤定容时用胶头滴管定容,当溶液的凹液面底部与瓶颈刻度相切即可,
故答案为:玻璃棒,500mL容量瓶,10mL量筒,4.1,胶头滴管,凹液面底部;
(2)实验操作的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所以其排列顺序是
CABDEF,故答案为:CABDEF;
(3)A、在烧杯中稀释溶质搅拌时,溅出少量溶液,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B、没有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将洗液移入②中,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
C、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倒出一些再重新加水到刻度线,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D、将所配溶液从②转移到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溶液已经配制完,试剂瓶内液体浓度不变;
E、把配好的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净的试剂瓶中备用,溶液体积偏大,导致浓度偏低;
F、②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烘干,溶质的物质的量及溶液的体积都不变,配制溶液浓度无影响;
故选ABCE.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