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6 00:57:47
1、简答题 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物的成份、性质和用途,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Ⅰ.用下列实验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
写出A、B中所盛放最佳化学试剂的名称______、______,画出虚线框内所需装置图并标明所需试剂的名称______.
Ⅱ.某同学将一定量铁粉与Cl2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一固体物质a,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其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请把下列假设补充完整)
假设①:该固体物质是FeCl3;假设②:______;假设③: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
取少量固体物质a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然后取两份a溶液分别进行实验,实验现象与结论如下表,请在表格内的横线处填空.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在溶液中加
KSCN溶液
______
固体物质中有FeCl3
向a溶液中滴加
酸性KMnO4溶液
KMnO4溶液紫色
不褪色
固体物质中不含______
由此得出结论:假设______成立(填序号①②③).
Ⅲ.为进一步探究物质a的性质,他们又利用a溶液做了如下一些实验,其中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A.向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滴加a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证明Ksp[Fe(OH)3]<Ksp[Mg(OH)2]
B.向a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铁粉溶解,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
C.向沸水中滴加a的饱和溶液,立即出现红褐色沉淀
D.将a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Fe2O3固体
IV.a溶液常作印刷电路铜板的腐蚀剂,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又设计了两种从上述废液中回收Cu的方案:
方案1:设计流程图如下:
请分别写出操作①和试剂②的名称______,______.
方案2:在废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pH=1,用铜和石墨作电极进行电解,铜作______极.当观察到阴极有少量气泡产生时,停止电解,这时要回收的Cu已全部析出.
评价:方案2在电极上直接回收铜,操作上比方案1简便,但方案2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______.
参考答案:Ⅰ、实验室制备氯气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需要除去得到纯净干燥的氯气,先把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再通入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剩余氯气有毒污染空气,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如图为
,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
Ⅱ、(1)根据类比法,结合铁和硝酸反应的产物,产物可能为FeCl2、FeCl3或FeCl3和FeCl2的混合物,
故答案为:FeCl3;FeCl3和FeCl2;
(2)固体物质中有FeCl3,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应变红,在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少量A,KMnO4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不变含还原性物质,即不含FeCl2;证明假设①正确;
故答案为:溶液变红色;FeCl2;①;
Ⅲ、a通过实验验证为FeCl3,
A、向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滴加a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依据沉淀转化原理,反应向更难溶的分析进行,证明Fe(OH)3溶解度小于Mg(OH)2溶解度;故A正确;
B、铁和三价铁之间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溶液颜色变化为黄色变化为浅绿色;故B错误;
C、三价铁在沸水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故C错误;
D、溶液加热蒸干,水解生成的氯化氢挥发,三价铁离子易水解生成红褐色沉淀,灼烧得到Fe2O3固体,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IV、三价铁和金属铜之间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2Fe3++Cu;依据流程分析①是分离固体和溶液,需要用过滤操作;加入的试剂②是溶解铁需要 稀盐酸或稀硫酸;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该反应能证明三价铁的氧化性强于铜离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得出Cu2+>H+>Fe2+,电解时,阳极是活泼电极时,则金属电极会溶解,阴极上有少量气泡产生时,说明金属铜做阴极,按照氧化性顺序Fe3+>Cu2+>H+>Fe2+,可以得出放电的离子以及电极反应为:Fe3++e-=Fe2+,Cu2++2e-=Cu,2H++2e-=H2↑,在阳极上放电的是氯离子,产生氯气,有毒,使用了电解装置,成本较高等;
故答案:2Fe3++Cu2+=2Fe3++Cu;过滤;盐酸(或稀硫酸);阴;有污染性气体Cl2产生;使用了电解装置,成本较高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从辉铜矿(Cu2S)中利用火法炼铜可以提取铜,发生如下反应:
下面是由Cu2S冶炼铜及制取CuSO4·5H2O的流程图:
⑴Cu2S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当有1molCu2S与O2反应生成2molCu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⑵Cu2O、CuO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得到的体系A中看到溶液呈蓝色,且有红色物质生成,请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离子方程式?。
⑶若使A中单质溶解,操作Ⅰ中加入的试剂最好是?。(选填字母代号)
A.适量的HNO3? B.适量的NaOH? C.适量的H2O2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⑷取5.00?g胆矾样品逐渐升高温度使其分解,分解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由图中可以看出,胆矾分解的最低温度是?。
②通过计算确定258℃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点对应的化学式为?(计算过程略去)。
参考答案:(1)+1 、 6mol?(2)Cu2O + 2H+ =" Cu" + Cu2+ +H2O?(3)C、? Cu + H2O2 + 2H+ =Cu2+ +H2O?
(4)102℃?、 CuSO4·H2O
?CuSO4 + H2O?、 Cu2O
本题解析:(1)Cu2S与Cu2O一样,铜的化合价都是+1价,所以二者最终反应均变成单质铜,化合价降低,生成2mol铜,转移电子2mol。
(2)Cu2O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是因为Cu2O发生了歧化反应,0价← +1 →+2价,所以有红色物质生成。Cu2O + 2H+ =" Cu" + Cu2+ +H2O
(3)要使单质铜变成硫酸铜,应该加入氧化剂把铜单质氧化,考虑不引入杂质和环保,应该选择C, H2O2 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把Cu氧化为Cu2+ ,方程式为:Cu + H2O2 + 2H+ =Cu2+ +H2O。
(4)根据图像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胆矾样品的质量在逐渐减少。在102℃时第一次出现质量减少,所以胆矾开始出现分解,当温度达到258℃时,5g样品减少了1.8g,所以根据比例可知此时晶体中的结晶水恰好全部失去,所以反应为:CuSO4·H2O
?CuSO4 + H2O;当温度达到1000℃时,到达e处质量已经不再减少,所以此时CuSO4 发生分解生成Cu2O。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将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无明显现象发生。但加入某盐后,发现铜粉质量逐渐减少,该盐可能是
A.Fe2(SO4)3
B.ZnSO4
C.KNO3
D.NaCl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Fe2(SO4)3会与铜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铜。加入KNO3后,
在H+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把铜氧化为硝酸铜。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试简述在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的反应现象,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现象:生成红褐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FeCl3+3NaOH= Fe(OH)3↓+3NaCl
本题解析:Fe3+与OH-发生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沉淀。
点评:本题考查了Fe3+与碱溶液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从教材中所学的知识来做答。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三氯化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完全反应后,剩余的固体的质量与所加铁粉的质量相等。混合溶液中三氯化铁与氯化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3
B.2:7
C.2:3
D.2: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