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08:40:06
1、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斜面,让小钢球从斜面上滚下,滚过桌面后小钢球便做平抛运动。在小钢球抛出后经过的地方,水平放置一块木板,木板上放一张白纸,白纸上有复写纸,这样便能记录小钢球在白纸上的落点,桌子边缘小钢球经过的地方挂一条铅垂线。该同学想用这套装置测量小钢球飞离水平桌面时的速度,请你帮他完成测量步骤:
(1)要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
(2)实验步骤:①让小球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
②_? __? _;
③?;
④小球离开桌面的初速度表达式v=?。(用所测的物理量表达)
2、实验题 (4分)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取若干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打印点未标出),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x1=30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54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m/s,小车的加速度为?m/s2。
3、实验题 (1)(8分)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图中小车A的质量为m1,连接在小车后的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B,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一端带有定滑轮且足够长的木板上,重物p的质量为m2 , C为测力传感器,实验时改变p的质量,可以读出测力器不同读数F,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
①为了减小长木板对小车摩擦力的影响,必须先?(填“挂”或者“不挂”)重物p,在长木板远离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块木块,反复移动木块的位置,用手轻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应接4-6V低压交流电源
B.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C.实验中m2应远小于m1
D.测力计的读数始终为?
③下图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__________cm;
④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要测量一个标有“3V 1.5W”的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现有如下器材:
A.直流电流表0~3A(内阻约0.1Ω)? B.直流电流表0~600mA(内阻约0.5Ω)
C.直流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 D.直流电压表0~15V(内阻约200kΩ)
E.滑动变阻器(10Ω,1A)? F.滑动变阻器(1kΩ,300mA)
①除电源、开关、导线外,为完成实验,需要从上述器材中选用? (填字母代号)。
②某同学用导线a、b、c、d、e、f、g和h连接的电路如图左所示,电路中所有元器件都是完好的,且电压表和电流表已调零。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小灯泡不亮,则可判断断路的导线是? (填字母代号)。
③该同学在实验中测得多组数据并描点如图所示,请在格纸上作出该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④若小灯泡的电功率为P,则图中的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
4、选择题 如图所示,光滑球质量m,在图甲中是细线与斜面平行,图乙中是细线沿水平方向,小球均是静止状态,则甲、乙两种情况下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之比为( )
A.1:1
B.cos2θ
C.1:cos2θ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简答题 ( I)?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象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造成的;
( II)如图2的装置中,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两轨道上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将小铁球P、Q分别吸到电磁铁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铁球以相同的初速度从轨道M、N下端口射出,实验结果是两小球同时到达E处,发生碰撞.现在多次增加或减小轨道M口离水平面BE的高度(即只改变P球到达水平面速度的竖直分量大小),再进行实验的结果是:
试分析回答该实验现象说明了: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 III)?(1)关于图2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纸带越短越好,因为纸带越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就越少,误差就越小
B.实验时必须称出重锤的质量
C.纸带上第1、2两点间距若不接近2mm,则无论怎样处理实验数据,实验误差都一定较大
D.处理打点的纸带时,可以直接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迹
(2)图3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在计算图中N点速度时,几位同学分别用下列不同的方法进行,其中正确的是
A.vN=gnT ?B.vN=
xn+xn+1 2T |
dn+1-dn-1 2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