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08:15:48
1、选择题 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库仑
B.奥斯特
C.法拉第
D.安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导线通电后,其下方与导线平行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这种现象说明通电导线周围产生了磁场。
故选B
点评:容易题。本实验要想实验现象明显应把导线南北放置。把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地磁场中处于静止状态的磁针的正上方,通电时磁针发生明显的偏转,是由于南北方向放置的电流的正下方的磁场恰好是东西方向。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橡皮条的固定点,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橡皮条,把结点拉到O位置,再用一个弹簧秤将橡皮条的结点再次拉到O位置,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
(3)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参考答案:F是通过作图的方法得到合力的理论值,而F′是通过一个弹簧称沿AO方向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O点,使得一个弹簧称的拉力与两个弹簧称的拉力效果相同,测量出的合力.故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由于误差的存在F和F′方向并不在重合.
(2)实验中两次要求效果相同,故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A、本实验中我们只需使两个力的效果与一个力的效果相同即可,细绳的长度是否相等与本实验无关.故A错误;
B、本实验中我们只需使两个力的效果与一个力的效果相同即可,合力不需要一定过两分力的角平分线,且两分力也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本实验是通过在白纸上作力的图示来验证平行四边定则,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故C正确;
故选:C.
故答案为:(1)F′.
(2)B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最早提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人物是?
[? ]
A. 亚里士多德?
B. 伽利略?
C. 牛顿?
D. 笛卡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B.一个力必然和两个物体相联系
C.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D.用一根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悬线方向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计算用电量时,常用的单位是“度”,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度=3.6×106kW ?h
B.1度=3.6×105 J
C.“度”是电功率的单位
D.“度”是电功的单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度是电功单位,1度=1kW? h=3.6×106J,则A、B、C错。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