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07:49:08
1、实验题 ①在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f=50Hz,实验要求打点计时器在打第一个点时释放纸带.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各打出一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1、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48cm,0.19cm和0.18cm,肯定其中一个学生在操作上有错误,该同学是___?__.其错误的操作是_________。
②丁同学用甲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把第一个点(初速度为零)记作O点,测出O、A间的距离为68.97cm,点A、C间的距离为15.24cm,点C、E间的距离16.76c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9.8m/s2,重锤的质量为m=1.0kg则打点计时器在打O点到C点的这段时间内,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J.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③在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大于重锤最大的动能,其原因主要是?,
④用题目给出的已知量.求出重锤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N.
参考答案:①甲 ;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② 8.00;8.25 ③ 重锤下落时受到阻力?④ 0.3
本题解析:①甲同学中第一、二两点间距远大于2mm,所以甲同学在操作上有错误,他是先释放了纸带再接通电源;②,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③在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大于重锤最大的动能,其原因主要是重锤下落时受到阻力;④物体下落的实际加速度
,则物体下落的阻力为:
.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是( )
A.重力、下滑力
B.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正压力
C.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D.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D对;
考点:考查受力分析
点评:难度较小,下滑力不是受到的力,只是重力的一个分力,为效果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______;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0.02 s (2)0.70 cm(0.68 cm~0.72 cm即可给分) 0.100 m/s
本题解析:(1)根据公式可得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2)图中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位移内的中间时刻速度,所以
点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推论: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速度,以及逐差法是解决纸带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关系的实验图,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如下图线:
(1)写出图线代表的函数____________(x用m做单位);
(2)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______N/m;
(3)当弹簧受F2=800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为x2=____________cm。
参考答案:(1)F=2000x
(2)2000
(3)4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被测弹簧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B用细绳绕过定滑轮挂钩码,旁边附有一竖直刻度尺,当挂两个钩码时,绳上一定点P对应刻度如图ab虚线所示,再增加一个钩码后,P点对应刻度如图cd虚线所示.已知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克,重力加速度g=9.8m/s2.则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挂三个钩码时弹簧的形变量为______cm.(刻度尺最小格为1)
(Ⅱ)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1)有重要遗漏内容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和______;
(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参考答案:Ⅰ、由图可知,当钩码增至3个时,弹力增大mg,而弹簧的长度伸长0.7cm,则由平衡关系可知,mg=kx
解得劲度系数k=mgx=70N/m.对3个钩码由3mg=kx1;
解得:x1=2.10cm;
Ⅱ、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图示法可以表示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因而要表示出分力,必修先测量出其大小和方向,故步骤C中遗漏了方向;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替代的前提是等效,实验中合力与分力一定产生相同的形变效果,故步骤E中遗漏了使结点到达同样的位置;
故答案为:(Ⅰ)?70,2.10?
(Ⅱ)(1)C、E、(2)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使结点到达同样的位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